虫情预警  
 

吹棉蚧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22-08-26访问次数:
字号:


据绍兴市病虫测报点反馈的信息,发现部分苗圃地的花木正遭受吹棉蚧的危害,受害虫株率在40%左右,吹棉蚧吸食枝干养分,对花木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吹棉蚧属半翅目,硕蚧科,吹棉蚧属。主要危害芸香科、豆科、菊科、蔷薇科和茄科等植物,该虫一年发生3代,第1代成虫发生在5-6月,第2代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3代发生在10月。在自然情况下,雄虫数量极少,多营孤雌生殖,两次蜕皮后,换居一次。第2龄以后,逐渐转到枝干上聚居危害,吸食树液,同时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引起落叶、枯梢、树势衰弱。

由于该虫虫体小,繁殖快,且体表覆盖有蜡粉,如果不认真加以防治,有可能大范围发生,对花木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正是防治该虫的有利时机,希望各地花农引起重视,抓紧做好虫情调查及防治工作,切勿错过防治最佳时期。拟采用的防治方法如下:

一、生物防治

在该虫的发生区域,保护或引用天敌,例如大红瓢虫和澳洲瓢虫。

二、物理防治

1.加强园林植被多样性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肥管理,结合花木修剪,剪去过密枝叶、病虫害严重的枝叶,使树冠通风透光,降低吹棉蚧密度,可明显减少吹棉蚧的危害。

2.阻隔上树。早春在树干基部绑扎塑料薄膜环,可有效阻止草履蚧上树危害或者产卵。

3.加强苗木检疫。吹棉蚧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携带,因此花木调运时要加强苗木检疫,发现带虫苗木及时处理,杜绝吹棉蚧的传播和扩散。

三、化学防治

用40%速扑杀乳油喷防,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内渗透作用,对蚧壳虫有特效。在低龄盛发期施用1000~1200倍液;如果错过防治时期,则用700~800倍液,对高龄幼蚧和雌成蚧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冬季清园用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加95%机油乳剂300倍液,喷防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