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诸暨市首次用红外相机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

 
 
发布日期:2022-09-1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日前,诸暨市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考工作人员在保护区野生动物鸟类科考调查中,检查安放在保护区的红外相机记录视频和照片时,意外发现白颈长尾雉(雌雄)觅食、踱步、休憩的视频片段。

  红外相机视频显示,这只雌性白颈长尾雉头顶为红褐色,后颈为灰色,上体部位以栗、灰及黑色为主,下体在白色基础上混有棕黄色横斑。相对于外表朴实无华的雌鸟,雄性白颈长尾雉羽翼尤为鲜艳,它的头部为灰褐色,脸部鲜红色,衬托出白色的颈部,身体自上而下密布着栗色、黑色、白色的羽毛,间杂着蓝色金属光泽的覆羽和黄色的羽端,尾部有白褐相间的修长尾羽。“白颈长尾雉在诸暨市范围内拍到尚属首次,在同一小区域,拍到雌性白颈长尾雉和雄性白颈长尾雉觅食画面更是极为珍贵,反映出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杨立升说。

  白颈长尾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我国特产鸟类,是珍稀濒危野生物种鸟类。其性情胆怯而机警,擅长飞行与奔走,由于过去大量森林被砍伐,它们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再加上盗猎分子非法猎取,使其种群数量日趋下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野生动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管理评价的关键指标,因此对野生动物进行长期监测也成了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的调查技术,红外相机通过自动相机系统获取野生动物照片和视频数据,可以用来分析野生动物的物种组成、分布、种群数量、行为和生境等基础信息,从而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此次除了拍摄到白颈长尾雉的多段野外活动影像外,还拍到了其他兽类动物画面,对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这些珍稀动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另外,保护区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放置的红外相机是科学考察仪器设备设施,保护区附近居民若在山区野外看到,请注意不要私自移动、不得据为己有,如有发现红外相机被私自带走的,请及时电话联系诸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局反映情况(0575-87011647)。

(诸暨市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