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共有古树名木1315株,约占全市总量的72%。近年来,该风景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保护优先、科学管护的原则,扎实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让“绿色文物”焕发新的生机。
一是古树“智”保。实地调查每棵古树名木的树龄、胸径、树高、冠幅、生长势等38项因子,拍摄影像资料近万份,为每棵古树建立“一树一档”,形成古树的资源信息数据库,建立“普陀山古树保护管理平台”,实现古树名木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目前,正在对管理平台进行迭代升级,配置古树生境监控系统,对古树名木实施全方位监测。
二是古树“精”护。针对古树的不同生长状况,按照最小干预、兼顾艺术美观、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出“一树一策”的古树修复作业设计,实施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枯枝清理、病虫害防治,喷施微量元素和叶面肥,加装围栏或者石砌等手段,改善古树的自然生长环境,逐步恢复古树活力,共计复壮古树25株,清理藤本86株,完成千年古樟日常监测工作。
三是古树“共”管。广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利用主题宣传日,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生态、旅游、文化价值,营造“古树保护人人参与,绿色文化人人传承”的社会氛围。积极发动群众管护力量,开展古树认养活动,累计认养古树160余株;组织开展管护人员技术培训,增强责任意识,压实主体责任,提升技术水平,定期对管护队伍开展专项检查,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力量。
(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普陀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