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
 
 
     
 
产业资讯
 
     
 
 

安吉:竹子“变身”吸管 18个月全降解

 
 
发布日期:2022-09-0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如果生活中很多塑料产品被竹子替代,会给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走进位于安吉县上墅乡的浙江森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们一下子就被一楼大厅的一张长约10米的桌子给吸引了。上面摆满了各类全降解的颗粒原料,以及用这些原料制成的塑料袋、快递包装袋、吸管、杯具等物品。

  “这些都是用竹子做的?”拿起一张薄薄的塑料袋,我有些疑问。

  “是,也不是。”厂长陈红卖起了关子,“餐叉肯定是全竹,肉眼可见,但是塑料袋、吸管这些全降解物品,竹子是主要原料。”

  绕过我身后,陈红随手从桌子边缘拿起一瓶白色的竹子粉末,“将毛竹加工成竹粉,与树脂等材料结合,采用缠绕工艺加工成不同类型的原材料颗粒,再加工成全降解产品。”陈红介绍,这些物品10个月后便开始分解,18个月后全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零污染。看着我们半信半疑,陈红便邀请我们参观他的“变形工厂”。

  来到公司明亮宽敞的车间,一台台吹膜机正将颗粒状的原材料吹成塑料袋桶膜,再由制袋机制成各种尺寸的袋子。印刷、切袋、打包……一旁的工人们紧张有序地整理着刚生产的降解袋。

  “别看这袋子轻薄,摸起来也柔软,但拉扯之后会发现韧劲十足。”说完,陈红把一块25公斤重的砝码放进袋子,缓缓提起,“是不是很给劲?”陈红得意地介绍着,质量轻、强度高、韧性足是竹子的优点,更重要的是,用竹子进行替代,生产成本较低且环保性能优异,兼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被誉为“中国竹乡”的安吉,87万亩毛竹林是其重要生态屏障与产业资源,竹资源可开发的潜力巨大。但传统竹制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生产效率不高、对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竹制品生产种类单一等问题,并且竹资源在不能进行砍伐的情况下,会导致大量的竹林退化,影响生态环境。

  浙江森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物降解材料领域有多项行业领先专利,专注于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研发,重点推进“以竹代塑”产品的研发生产。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运用在机关、银行、学校等单位,接下去将向商超推广。

  “我对‘以竹代塑’这个新产业充满了信心。”陈红说,从“限塑”到“禁塑”,眼下全生物降解产业正迎来风口期,预计项目全面投产后,年消耗毛竹可达20万吨,不仅更好地保护环境,还能为安吉竹农创造更多致富的机遇。

(湖州市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