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成群停歇、觅食
1月7日,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在钱塘江南岸的外十工段(之江绿道大江东段)拍摄到11只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成群停歇、觅食照片。这是首次在杭州钱塘江水域观测到东方白鹳,也刷新了近年来该种在杭州地区的观测记录数量。
东方白鹳,鹳科鹳属,是一种大型涉禽,全球范围的野生种群数量不到2500只,属国家一级保护,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也被评选为“浙江五大珍稀之鸟”之一。东方白鹳主要繁殖于我国东北,前往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及浙江东部滨海湿地越冬。钱塘江口因江面开阔、地势平坦、食物丰富,成为其冬季迁徙的重要补给点。自2009年首次观测记录报道以来,东方白鹳陆续光顾杭州部分地区,但通常以落单个体形式出现,数量极为稀少。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的相继造访,已然成为钱塘江一张重要的生态名片。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以及公众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珍稀鸟类栖息于钱塘江两岸。
近年来,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余杭南湖、北湖草荡、临安青山湖、钱塘江沿岸湿地等对全省重要水鸟开展监测工作,曾在钱塘江一带记录到黑嘴鸥、灰鹤、黑脸琵鹭、白琵鹭、鸿雁、鸳鸯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
(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