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4日,第16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将在浙江义乌国际博览中心举办,首次特设“以竹代塑”竹产品展览专区,来自安吉的特色竹产品将精彩亮相。
从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到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从国际(安吉)“以竹代塑”创新大会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今年以来,安吉“以竹代塑”的实践探索与特色产品频频亮相国内国际,引领新的绿色革命。
去年11月,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在全球推动以竹子代替塑料产品的合作,推动减少塑料污染,为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基于自然的东方解决方案。安吉在全国率先响应,聚焦顶层设计,系统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出台“以竹代塑”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建立国家竹产业研究院,推进重点场景应用,开展“六进工程”,建立健全竹制品销售推广平台……一年的实践与探索,安吉从政策端、生产端和消费端全方位发力,提供了“以竹代塑”的安吉方案。
在“以竹代塑”倡议提出一周年之际,记者探访安吉竹产业,解密破圈突围之路。
8月16日,国际(安吉)“以竹代塑”创新大会暨竹产品推广对接活动举办,安吉与欧盟亚洲中心签订合作协议、与国际竹藤组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应对全球塑料危机和气候变化,提供基于自然的“竹”方案,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10月9日至11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初级商品与发展问题多年期专家会议第十四届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国际竹藤组织东道国事务部主任李岚受邀参会并作《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背景下的“以竹代塑”产业创新发展》报告,其中介绍了安吉县“以竹代塑”最佳实践案例。
国际上为何如此青睐“安吉方案”?这还得从竹子说起。
当前,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环境焦点问题,给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开发安全、环保、可再生的代塑产品势在必行。“竹子是生长最快的植物,在所有代塑材料中,或为天选之材。”国际竹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竹子2至3个月即可完成高生长和粗生长,3至5年即可成林,一次造林可永续利用,而且分布广泛,资源规模可观。
“以竹代塑”,安吉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作为“中国竹乡”,安吉有竹林100万亩,竹产业年总产值近200亿元,在全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竹材广泛用于建筑、装饰、家具、包装、纺织和一次性使用产品等领域。
凭借资源禀赋,该县迅速行动,自2022年6月起先后出台《加快推动安吉县竹产业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吉县2023年“以竹代塑”工作方案》《安吉县以竹代塑新材料采购奖补办法》等文件,每年拿出2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以竹代塑”。
“以竹代塑”使得安吉竹产业迎来二次振兴。目前,全县有竹产业规上企业达36家,竹产业总产值近200亿元,成功吸引一批国内竹产业龙头企业落户安吉,形成竹质装材、竹日用品、竹质生物用品和竹笋食品等8大系列3000余种竹产品品类格局。
二次创业
在浙江山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里,生产线开足马力,多种规格的一次性餐具包打包装箱,准备发往海底捞、永和豆浆等知名餐饮企业。
乘着“以竹代塑”的东风,由两家企业整合而成的山哥新材料开启了二次创业之路,重点转向一次性竹制餐具的研发和生产。“以竹勺为例,我们已经研发了多款产品,包括平底勺、汤勺以及拆分式勺子等,从美观度、实用性等全方位进行改进。”企业负责人聂忠平表示,非常看好快消类竹制餐具的市场前景。
在研制新产品的基础上,山哥不断拓宽产品类型,将目光瞄准了竹蒸笼、竹碗碟等餐具和竹制家具,配套收购竹木机械厂,并深化与浙江农林大学等合作。
以山哥新材料为代表,安吉竹产业迎来二次振兴的新机遇。依托竹产业基础,该县加强竹产业平台建设,规划建设1个5000多亩的国家级竹产业示范园区和5个共富小微产业园,重点布局竹高端智能装备、竹装配式建材等新兴竹产业领域,其中不乏“以竹代塑”项目。
在企业界,“以竹代塑”倡议得到了积极响应。浙江峰晖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携手高档宾馆、酒店,推出竹餐具、竹收纳盒、竹牙刷、竹吸管等一系列新品,2022年产值超过1亿元。今年,企业结合安吉白茶新推出的竹制包装礼盒,产销2万多套。“安吉白茶是本地特产,结合白茶和竹子的新品,反馈很不错。”峰晖竹木公司负责人说。
前景看好的同时,业内人士却有所担忧,竹制品生产成本高、生产工艺不成熟等影响着“以竹代塑”的进程。“竹材制成竹制品,利用率偏低,导致成本高。”聂忠平说。
为了解决制约竹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和核心装备问题,去年10月,国家竹产业研究院落户安吉。依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竹产业研究开发方面的科研资源,搭建国内竹产业全链式、立体化、前沿性的紧密合作平台,搭建“政府—研究机构—企业”合作新桥梁,实现科技人才赋能产业发展,为推动竹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奠定基础。
目前,研究院启动了竹基新材料中心、笋竹利用开发中心、竹林高效培育中心和竹产品工业设计中心4个中心建设,启用竹材综合利用和性能评价实验室。其中,实验室已吸引中国林科院专家张亚慧率20余名博士入驻。
走进实验室,各项试验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一项项新产品将从这里诞生,走上企业生产线。“拿竹材表面功能实验室来说,就相当于为竹制品‘化妆美颜’,实现产品功能性增强。”张亚慧介绍,实验室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针对市场需求,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消费再造
竹地板、竹餐具、竹吸管……走进安吉,随处可见竹制品。
随着“以竹代塑”产业的发展,竹制品频频亮相,从竹制全降解塑料袋、竹餐具(竹包装)扩面至外卖“竹四小件”、民宿酒店“竹六小件”等其他用品。在安吉,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找到了竹制替代品。
然而,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代塑的竹制品面临不小挑战:成本高、大众接受度低。
以外卖“四小件”中的勺子为例,塑料勺子最便宜的一个约3分钱,竹勺子要1角多。“我们是小本生意,每天用到的一次性餐具不少,选竹制品的话成本要高很多,既然没有禁止使用塑料制品,我们一般都会选价格合适的。”一家餐饮店的负责人说。
如何开拓竹制品的消费市场?如何引导市民养成生态环保的消费习惯?安吉县从政策引导入手,推出奖补政策,财政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竹制品推广,其中100万元用于竹餐具(竹茶具)推广。
从竹制纸巾盒、竹制水果盘等装饰品,到竹牙刷、竹纤维毛巾、竹梳子等日用品,灵峰街道的许多民宿选择使用竹制品。“因为奖补政策,采购成本差得不大。而且,使用竹制产品后,顾客普遍反馈良好,觉得民宿品质提上去了,真是意外之喜。”一名民宿业主说。
消费再造,不仅在于奖补,更在于环境营造。
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书架、桌签、购物袋等办公用品和室外景观公共建设项目,能用竹子替代的都予以替代。
68个快递网点用上“全生物降解竹膜袋”,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县域快递网点“以竹代塑”全覆盖。
三星级以上酒店、民宿基本实现“竹六小件”全覆盖。
……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安吉共推广竹制全降解塑料袋超200万只,赠送竹餐具2500余套,涉及80余家试点场所,兑现全降解塑料袋、投放消费推广型设备、线下推广等事项奖补资金达62.7万元。
同时,加快推进重点场景应用,逐步推动在行政、住宿餐饮、生活服务、重点产业配套等重点领域的“以竹代塑”产品应用工作,持续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氛围,开展竹制品进景区、进民宿、进酒店、进馆所、进商超、进街区“六进工程”。
“我们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展会,把安吉特色的‘以竹代塑’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和了解。”安吉县林业局市场服务科科长吕衡说,力争把“以竹代塑”产品推广到全国甚至国际。
(湖州市林业局,湖州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