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
 
 
     
 
作品荟萃
 
     
 
 

植树节对话秀洲百年树木:举头已觉千山绿

 
 
发布日期:2023-03-1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每一株古树名木都经历过上百年的岁月变迁,记录着时代发展的脚步。秀洲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不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古树名木更是星罗棋布。这些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珍贵的基因资源、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资源。

  除了久负盛名的新塍镇潘家浜村梓树和小蓬莱千年银杏外,秀洲还有多少古树名木?它们分布在哪些地方?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这些年来,秀洲是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古树名木资源,探索更富有创意的“打开方式”,让古树名木焕发生机的?这个植树节,让我们走进秀洲区的古树名木,聆听年轮的故事。

  听!古树给我们讲故事

  秀洲新塍镇小蓬莱公园内的古银杏,栽于梁代建寺时(公元503年)。跨越时间长河,古银杏也见证新塍历史:1937年11月5日,日寇从杭州湾登陆;11月19日嘉兴沦陷;1938年农历5月30日,日寇焚烧能仁寺,新塍东南半个镇全被烧毁,唯独能仁寺大雄宝殿前一雄一雌的两株银杏被保存下来,现小蓬莱公园银杏园中的这株古银杏就是其中的雄株;另一雌株早期因病逐渐枯死。虽逾千年,古银杏仍枝繁叶茂、一树繁华,被誉为“浙江省十大最美银杏树王”。

  斗转星移,时移世易,千年古树见证着朝代兴替、世事变迁。在新塍镇潘家浜村,也有一棵千年梓树,种植于唐朝唐宪宗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梓树旁是一座古香古色的“旺梓亭”长廊,由潘家浜村数年前投资建造,让每一位游客了解千余年间发生在梓树畔的故事。千年梓树全国少见,尤其像这么大而且长势这么好更属罕见。古时,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种植桑树和梓树,“桑梓之地,父母之邦,造福桑梓,世先生同在乡桑梓。”“桑梓”便成了家乡的代称,梓树更有子孙满堂的美好寓意。

  王江泾镇田青村青字圩的古银杏位于农房中间,树冠巨大,但在千年之前,原本这里也有一座寺庙。据《嘉禾志》记载,北宋熙宁初,有名为智微的僧人在永州兜率寺受业。其母张氏在94岁时造一寺院名叫泗洲大圣庵,又因长寿得到太后颁旨赏赐,智微与母将御赐品连同家产变卖,于熙宁六年将寺院搬迁至青田村青字圩,并在庵中移栽下一株银杏,这就是田青村古银杏的由来。秀洲区拆除了影响古树生长农房,并对古树进行修复。重新焕发青春的古树,愈发苍翠挺拔,枝干虬曲苍劲,千年如一日地守护着田青村。

  看!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瑰宝,是“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

  为了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依”,近年来,秀洲区持续性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创新保护古树名木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平原地区“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并根据古树名木普查结果,对一些存在病虫危害、严重倾斜有倒塌危险、遭人为破坏的古树名木,邀请省市专家进行全方位“会诊”,全面提升古树名木养护水平,让“绿色文物”永葆青春。

  同时,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立古树名木保护“树长制”,制定《秀洲区古树名木保护“树长”制实施方案》,一树一人,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在全省率先开发古树在线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实时监控保护古树名木的日常安全;给每棵古树名木配备“树身险”,有效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和风险保障能力,让古树名木救护工作有了保障。

  据最新普查成果,秀洲区现有100年以上古树55株,分14科15个属,其中一级古树4株(500年以上),二级古树6株(300-499年),三级古树45株(100-299年)。

  “保护古树,保护的不仅是它的身体,更是为了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局秀洲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古树名木既是大自然给予秀洲的馈赠,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将持续深化古树名木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传承历史文化。

  赞!爱心捐赠守护“绿色乡愁”

  守村头、藏深山、隐古刹,古树名木是“活文物”,一语不发,却道尽千年。

  伴着和煦的春风,位于王店镇镇中村的百年柑桔树静静地伫立着,随风飘来淡淡的清香。干火宝夫妇静静站着,不忍踩踏挪步,他们和这棵树打了60多年交道。“这棵树是陪着我们一起长大的,它不仅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见证了村子的变化。”干火宝告诉记者,小的时候,每年柑桔树结果,村子里的乡亲都会分着吃。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庄变成景区,柑桔树也成为一个独特的景点。2019年,他们将这棵百年柑桔树无偿捐赠给国家。

  无独有偶,2020年,新塍镇观音桥村村民韩正观也捐赠了一棵小叶黄杨,今年已经两百多岁了,70多年前,它被韩正观的父亲从寺庙“请”回了家,从此保佑韩家人平安健康、成长成才。当年,韩家被纳入征迁范围,准备到金华小儿子家颐养天年的韩正观为“老祖宗”寻了一个好去处,将其无偿捐给新塍镇政府,“把它交给政府,我就放心了。”

  新塍镇天福村村民殳永强将先祖种于清乾隆年间的冬青树无偿捐赠给政府;新塍镇康和桥村一位86岁的老党员景来生,将自家后院的百年榉树捐献给国家……

  一个个充满爱心的秀洲人,无偿将古树捐赠给国家,让“绿色乡愁”不断绵延。接过古树保护的“接力棒”,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秀洲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他们将尽全力让这些古树健康长寿。

(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秀洲分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