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回大地,万物更新,又到一年植树季。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0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多次将生态环境比作“生命”“眼睛”,强调要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让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今年3月12日是第45个植树节,四十多年来,浙江省林业局坚持多层次、多形式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持续推行全民参与、植绿护绿的新风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约有6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17.7亿余株。
浙江省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活动
6年打造亚运绿色名片
3月15日上午,省委书记易炼红,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省政协主席黄莉新等省领导来到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亚运村地块景观绿化带,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活动现场,省领导与党员干部、部队官兵代表约350人一起投入到植树活动中。大家挥锹挖坑、扶正树苗、培实新土、提桶浇水,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经过大家的劳动,浙江樟、浙江楠、阳光樱、水杉、紫薇、榉树等新植树苗错落有致地挺立在景观绿化带上,亚运村更添勃勃生机。
自2018年以来,我省已累计在亚运村地块植树万余株,目前种植的树木长势健康。通过6年的建设,景观绿化带已初见成效,形成环形绿廊“环抱”亚运村,打造一张喜迎中外嘉宾,展示美丽杭州的绿色名片。省领导义务植树示范引领,进一步激发了全省植树造林、绿化国土的热情,每年参与义务植树活动人数达800余万人次。
“在宁波一起云植树”小程序
探索义务植树尽责新形式
“在宁波一起云植树”小程序是由宁波市关注森林组委会、宁波市绿委主办,宁波市林业局具体实施,宁波市生态文化协会、宁波市林业园艺协会(市自然教育总校)等机构协助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新形式。
小程序以“我为亚运种棵树”践行亚运碳普惠为主题,推出包括“云植树”“云认管”“云抚育”“云保护”等一系列参与形式。参与者可以通过线上打卡、好友互助、浏览宁波植物简介、步数兑换、低碳大闯关知识竞答等功能获取集固碳豆,用于兑换云植树基地树苗、认管古树等。活动结束后,宁波市林业部门和属地政府将替参与者代为植树、代为抚育、代为开展自然保护等。其中,在云植树基地种下的每棵树苗都将有属于参与者的专属编号。小程序还支持多人组团参加活动,团队排行前三甲将获得市林业局组织的线下云植树挂牌活动名额。
小程序上线3年来,全市共推出“云植树”基地17处,参与人数近2.5万人,“云植树”约2.5万棵,400多位市民参与古树认管。宁波市全民义务植树形式进一步丰富,民众参与义务植树途径更加多样。
“指尖答题 植绿文化”
台州市举办“3.12植树节”知识竞答活动
台州市为增强群众植树意识、科普林业知识、助力低碳亚运,植树节期间,举办“我为亚运种棵树 助力台州碳中和”网上知识竞答活动,营造全民关注、全力支持、积极参与的社会良好氛围。
答题小程序以“微信”作为活动平台,借助《阳光热线》直播、公众号预告提升关注度,吸引公众广泛参与。题库设置包括《森林法》、“双碳”战略、植树节等林业领域重要法律法规和科普常识,也结合台州当地古树名木保护、森林城市(城镇)创建等工作成效,深入浅出,提升公众参与热情。
活动时间从3月12日至15日,为期4天,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次,在台州市内形成“植树节线上答题”的小风潮。知识竞答活动集科普、宣传为一体,在社会层面厚植绿色情怀。
“相约春天·共植希望”
丽水市校镇社牵手共育党建树
3月12日上午,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林业科技学院党总支、丽水经开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党支部、庆元县荷地镇驻莲都区临时创业党支部、莲都区白云街道陈道门社区党委等党员、干部、师生齐聚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与七百秧森林公园,以“理论+实践”模式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党日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理论活动,邀请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吕文飞,以《学雷锋让自己幸福》为主题,为党员们上党课。实践活动,全体党员前往七百秧森林公园,同心同力,整地、挖穴、放苗、培土,种下党建树。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七百秧森林公园为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为党员活动提供了良好的义务植树尽责平台。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林业科技学院、庆元县荷地镇、陈道门社区三方党建联建体系日趋完善,常态化党建联建活动让在丽流动党员有了“家”的归属感。
开化县连续42年“植树拜年”
绘就添绿共富新画卷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开化县委书记夏盛民带队,3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在开化县中村乡华村林区的一块矿山修复地开展植树复绿。“植树拜年”是开化县延续了42年的传统,当天,党员干部和村民一同挥锄栽下600亩新绿。
开化县把中蜂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月28日全县种下的9万株新树苗中,蜜源树种占比一半以上。蜜源林长成后,可保障全县数百群中蜂的蜜源,更加贴合当地中蜂养殖等农林产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为全县的“甜蜜事业”又添了一把力。
近3年来,开化县新增造林3万余亩,这一特殊的“植树节”也更多被赋予了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乡村和推进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内涵。
“植此春色 播种希望”
杭州市临平区推出林木“云”认养活动
临平区面向社会公众,于3月10日推出“植此春色 播种希望”林木“云”认养活动,5天浏览量超过500人次。
临平区扎实组织林木“云”认养活动。一是强化部门统筹,发布认养信息。由临平区绿化办牵头,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林业水利局)、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等单位,面向市民统一发布300棵观赏树种认养信息,认养期一年,认养费50元。二是组建数据库,完善认养档案。组建“临平区林木绿地认养系统”,录入认养林木的地点、树种、认养者姓名、寄语等信息,每一棵树生成唯一二维码,挂上树铭牌,实现认养人、树对应。三是依托网络平台,打通认养渠道。在浙江省网上农博平台开设专栏,以临平区农业农村局(林业水利局)的名义设立公益账户,公众通过平台参与认养、线上缴费,由区绿化办向认养人邮寄《临平区林木认养证书》和《临平区植树纪念卡》。
临平区将认种认养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线上认养,进一步扩大认养范围,降低参与门槛,带动全民义务植树的良好氛围。
龙泉市以植树活动为序
开启生态司法林业碳汇教育实践新探索
3月10日下午, 龙泉市开展生态司法林业碳汇教育实践基地植树活动,并为龙泉市生态司法林业碳汇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林业碳汇在生态司法修复中的实践。
当天,在龙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王晓燕带领下,党政机关代表与群众代表共同种下首批“碳汇苗”60株。下一步,龙泉市将依托于案件,将缴纳的碳汇补偿金或者生态损害费用用于基地碳汇林木的种植,持续深化“林业碳汇+司法”工作机制。
生态司法林业碳汇教育实践基地由龙泉市检察院、龙泉市法院、百山祖国家公园龙泉保护中心、龙泉市林业局等部门联合设立。基地集生态法治宣传教育、异地补植复绿等功能为一体,着力丰富司法碳汇产品应用场景,是服务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