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甜柿专家龚榜初研究员到湖州指导太秋甜柿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 
上午,在湖州市生态林业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龚榜初来到位于埭溪镇的太秋甜柿山地种植基地。一到现场,便发现不少太秋甜柿幼苗出现了失水症状,甚至有部分苗木已枯死。在询问林农种植过程后,龚榜初就立地条件、天气以及定植方法指出了失水症结所在,并示范了补救措施,提出要立即进行浇灌、增加覆土高度、加设遮阴保湿层。“前两年是太秋甜柿种植的关键时期,一定要保证水分的补给,第三年开始其扎根深层土壤,即使遭遇干旱也不会枯死。”龚榜初提出。 
下午,龚榜初来到位于妙西镇的太秋甜柿大棚种植基地,仔细查看后,提出夏季应增强大棚内空气流通,避免内部温度过高,同时提高施水频率。种植基地管理人员就病虫害防治向专家进行请教,“大棚内病虫害相对较少,除去每年冬季清园外,一般施药7-8次即可,但不可连续施用同种农药。”龚榜初回应道。 截至目前,湖州市生态林业中心已承担和主要参与了国家林草局重大、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湖州市重大公益性等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取得科技成果20多项,主要包括甜柿、竹笋等产业,许多科技成果已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湖州市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