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海宁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孕育488种生物

 
 
发布日期:2023-06-1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由于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等功能,通常被视为展示生态风貌的“最佳窗口”。在海宁,其中“一扇窗口”就是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它是海宁唯一一个省级湿地公园,也被誉为海宁的城市“绿肺”。为了保护好这片“绿肺”,近年来,海宁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让这片湿地焕发生机,从刚建成的寥寥数只野鸭,到现在的成千上万只在湿地栖息翱翔。

  去年5月,长水塘湿地生物多样性科普馆作为全市首个生物多样性的科普展馆正式落成,它坐落于长水塘省级水源生态湿地内,全馆有约300平方米,主体部分包含了“湿地保护建设”“自然净水工艺”“物种分类介绍”“仿真生态展示”及“风采成果展示”等五个区域,以多样的展陈方式呈现场馆内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湿地的全貌。

  目前,海宁市生态湿地生物种类日趋多样化,生物个数日益增多,据前期启动的重点物种生物多样性全域调查结果显示,该市物种106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种,为黄嘴白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26种,包括水蕨、野大豆、黑翅鸢、红隼等。去年的调查还发现,仅长水塘生态湿地内动植物种类就达488种,鸟类有39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省重点保护动物6种。

  “生物多样性”的达成,离不开海宁市政府高标定位、全域联动,不断完善的保护机制。一方面,海宁市物种名录和编目数据库不断完善,形成了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库,生物多样性实现了“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海宁市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对重点区域野生动物种群进行动态监测,特别是落实禁猎区、禁猎期“双禁”,筑牢生物守护屏障。此外,随着这项工作融入教育、旅游乡村振兴等领域,借助科普馆等阵地,“生物多样性”理念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走入千家万户。

(海宁市林业局)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