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
 
     
 
 

科考队在江郎山发现黄精原始群落

 
 
发布日期:2023-08-2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衢州日报
字号:


被照片中峭壁间的“草”吸引而来

科考队在江郎山发现 黄精原始群落

  “江郎山峭壁上遍布的黄精,是截至目前我们发现的唯一一个呈现自然分布形态的黄精原始群落。”近日,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专家团队结束了第二次对江山黄精的科考任务。该联盟骨干成员、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刘京晶向记者介绍他们此次科考的一大发现。

  黄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口感好,是少有的可以当饭吃、当菜吃、当茶喝的药食同源之物。因为有着巨大的综合开发价值,也因此成了各大科研院校争先研究的对象。目前,全球共发现黄精约60种,中国有39种。

  刘京晶介绍,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是国家林草局批准成立的一个产业联盟,由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大量的黄精相关企业组成。近几年,他们陆续在全国各地的黄精天然分布区采集了两三百个样品进行科研,但发现都不同程度存在人类干扰的痕迹。

  “今年上半年,我们无意中在一张照片上看到,江郎山悬崖峭壁上长有一株黄精。我们认为,这种山上生长的黄精应该没有被人类干扰过,并存在独立进化的可能性。”今年5月9日,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的专家团队第一次来江郎山科考。

  “没想到,不止我们照片中看到的那一株黄精,而是成片的黄精沿着峭壁生长。”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科考队当即制定方案,准备全面系统考察江郎山一带的黄精分布,为揭开林药草和谐共生之奥秘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8月11日至13日,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的专家团队第二次来到江郎山开展科考,他们聘请了专业的攀岩人员帮忙,从峭壁上取黄精样品,以及周边土壤和草的样本等。“我们还对黄精生长的环境因素,如海拔、空气的湿度和温度等数据进行了记录。”刘京晶介绍,此次,他们在江郎山上共采集到两个物种,为浙江省内目前比较常见的多花黄精和长梗黄精。后续,他们将提取样品DNA,进一步解析黄精“起源进化” “生境光温水耦合” “林药草和谐共生”等机制,为黄精良种选育、林下高效栽培、永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采访中,“林药草和谐共生”这个概念被反复提及。“比如,我们以江郎山为模板,想看看黄精跟什么样的野草、乔木、灌木是可以和谐共生。”刘京晶介绍,他们希望借鉴江郎山这个模板,为后续黄精的近野生栽培提供一些线索和研究对象。接下来,等到明年黄精开花时,他们还会再次来江郎山科考。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江山境内的仙霞山脉、怀玉山脉余脉等山系是黄精天然分布区,均有野生黄精分布,天然分布面积近30万亩。今年5月,江山市被命名为“中国黄精之乡”,是浙江省首个“中国黄精之乡”。

(衢州日报 记者 林敏 通讯员 李建新 吴增军)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