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速递
 
     
 
 

首届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监测培训班举办等14则

 
 
发布日期:2023-08-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首届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监测培训班举办

  首届野生动植物保护监测培训班近日在京举办,来自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草主管部门、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和部分国家公园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参加。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陆生野生动物监测技术指南(试行)》,聚焦监测抽样设计、野生动物监测和野生动植物感知子系统应用等专题进行系统讲解。

  全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监测体系建设正稳步推进,将为“十四五”期间抢救性保护恢复48种野生动物及其重要栖息地提供科学、统一、规范、准确的支撑数据,帮助各级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掌握中国陆生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及其生存状况。

全国首单公园城市景观林保险落地广州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林保险近日签单生效,景区内3万多亩城市景观林木获得6000多万元的风险保障。这是全国首单公园城市景观林保险,保险责任涵盖所有自然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地质灾害、意外损害和林业有害生物损害。

  公园城市景观林保险是以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从保树木种植到保产业发展,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转嫁风险能力。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8平方公里,拥有各类植物1054种,其中国家级及省级珍稀濒危植物23种。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广州中心支公司多次磋商,参照政策性森林保险保本微利的做法,为景区内的景观林量身定制保险方案,建立起长效保障机制。

中国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首次放归长江

  近日,4头迁地保护长江江豚分批放归,进入长江干流新螺和石首江段。这是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群快速发展基础上,中国首次开展迁地保护长江江豚野化放归。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2年全流域江豚科考显示,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的1012头相比,实现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与此同时,江豚迁地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此次野化放归的江豚均来自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在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湾故道夹江水域放归的是2头5岁左右的雄性江豚;在长江干流石首段蛟子河口水域放归的2头江豚为1雄1雌。

上海举办首场自然笔记教师培训

  2023爱鸟周自然笔记活动崇明东滩首场自然笔记教师培训近日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此次活动希望借助“爱鸟周”这一节日,通过开展自然笔记活动的方式,倡导更多中小学师生走进湿地、观察湿地与鸟类,并以画笔记录真实的自然和感受,有效提升他们的湿地保护意识、增强湿地保护理念。

  本次爱鸟周自然笔记教师培训活动是2023爱鸟周全国自然笔记活动的上海区活动的开始,保护区下一步还将开展学生自然笔记活动、自然笔记作品征集和作品评选、自然笔记作品展等,通过活动让更多上海青少年走进东滩保护区,让更多人更直观地感知、了解东滩这个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对候鸟保护的重要性。

首届林长制论坛:共话林长制同助林草兴

  以“共话林长制同助林草兴”为主题的首届林长制论坛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举办。论坛指出,全面推行林长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制度创新,目前已如期实现全面建立目标。各地在推深做实林长制上出真招、出实招,推出了省级林长制条例、“林长+”、林长巡林等一批新制度,以总林长会议、签发总林长令等形式,层层压实责任,实现林业管理治理的重大突破。

  论坛强调,林长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林草系统的一把利剑,要充分发挥林长制的引领作用,全面深化林长制改革,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制度保障。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长办派员参加。

湖南沅江首次发现秤锤树大型野生群落

  湖南省沅江市林业局工作人员日前在野外考察过程中,发现一处大面积的秤锤树野生群落,面积约2亩,秤锤树群落主要分布在小道周围,长度近50米,面积约2亩,有五六十丛,大概两三百株。

  沅江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保护站站长介绍,沅江三个地方都发现了秤锤树分布的群落,在马家嘴发现的群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这一发现,将为下阶段对秤锤树的集中保护和研究起到很好的作用。秤锤树为中国特有树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EN),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秤锤树属安息香科秤锤树属的乔木,枝叶浓密,色泽苍翠,花期3—4月,花的形态很像茉莉;果期7—9月,因其果似秤锤,故而得名。

“以竹代塑”黄河流域首届竹产品展示会举办

  由山东省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聊城市旅游发展集团主办的“以竹代塑”黄河流域首届竹产品展示会,日前在聊城中华水上古城南城门广场举办,众多生产生活竹产品亮相展示会。

  竹子作为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在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贫困、修复退化土地等一系列全球挑战中可发挥独到作用。“以竹代塑”,旨在发挥竹子在减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为高能耗、难降解的塑料制品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聊城市举办“以竹代塑”黄河流域首届竹产品展示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中国政府联合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出“以竹代塑”倡议的具体行动,倡议大家减少使用塑料污染产品,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舟山滨海鸟类调查团队发现重要鸟类记录

  舟山滨海鸟类调查团队在海丰村进行了一次重要的鸟类调查,发现了许多珍稀的鸟类物种。近日又发现了40只栗鹀、2只黄胸鹀以及1只栗苇鳽。据了解,海丰村一直以来是舟山岛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鸟类观测点之一,自然环境优美,是鸟类繁殖和栖息的理想场所。

  据调查团队介绍,栗鹀是一种常见的春季候鸟,喜欢在低矮的灌丛中觅食,以虫类和昆虫为食。而黄胸鹀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鸟类,在中国南方地区比较少见,常栖息于丘陵的林缘地带。此次能够在这里发现黄胸鹀极为不易,更体现了这一地区鸟类资源的珍贵性。另外,栗苇鳽也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鸟类,它们主要生活在水域边缘和湿地附近,是非常有趣的观鸟对象。(陈斌)

平湖市护林员胡木根获评“浙江好人”

  近日,2023年第一季度“浙江好人”名单公布,平湖市独山港镇胡木根榜上有名。

  胡木根今年69岁,是平湖市独山港镇第二代守林员。1979年,胡木根跟随岳父王发弟进山护林,看着岳父几十年如一日护林,内心十分佩服。2010年,其岳父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从事护林工作,女婿胡木根毅然站了出来,以护林员的身份加入这片山林的守护中。胡木根年复一年,像钉子一样执着地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每年春天,他总要自掏腰包买树种绿,山上至少300棵树都出自他和岳父之手,光树木的品种就有20多种。胡木根总说自己很幸运,他守护了独山港境内唯一的一座山,而自己也是这座山唯一的守护者,见证了这座山的变迁。从王发弟到胡木根,守山的人变了,但是对于平湖独山的那一份责任和情谊没有变。(吴恋)

乐清市开展森林消防(护林员)队伍培训和技能比武

  为切实加强全市森林消防(护林员)队伍建设,有效提升森林火灾扑救的能力和效率,筑牢森林消防“安全墙”,乐清市林业局近日联合乐清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市应急管理局在乐清市民兵训练基地举办了为期3天的森林消防(护林员)队伍培训。

  培训邀请了浙江省林业局、温州市林业局、温州市应急管理局、乐清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多名专家就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护林员手机平台应用、林长制、应急救护在当前森林消防中的作用、森林火灾安全指挥扑救等知识进行专题授课。理论培训结束后,还分组开展了技能比武与火警模拟处置。此次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全体参训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安全避险意识,切实提高了乐清市森林火灾扑救综合处置能力,为做好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林子琪)

江山市湿地资源现状调查成果评审会召开

  江山市湿地资源现状调查成果评审会近日在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省林业局牵头组织,邀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院、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多位湿地方面专家对该项目成果进行评审。会议原则通过该调查报告。

  本轮湿地现状调查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根据2021年国土三调变更成果,对湿地开展逐地块现状调查。通过调查,全面查清了各湿地地块资源现状,编制了湿地植物、湿地脊椎动物名录,掌握了湿地物种多样性现状,制作了全市湿地地类航拍图册,统计了《湿地公约》口径湿地面积与分布,分析江山市湿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掌握了湿地面临的威胁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措施与建议。(吴蒙恬)

温岭首次运用感应式语音宣传杆助力森林防火

  最近,温岭部分林区的主要路口出现了许多竖立着的语音宣传杆,只要进入感应区域就会进行语音警示播报。这是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局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创新尝试,也是该局首次将智能语音运用到森林防火工作中。

  为进一步提升“技防”能力,推动森林防火工作末端见效,2022年,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局创新森林防火宣传方式,投入资金18万余元,率先在全市几个林区大镇的入山主要路口安装森林防火语音宣传杆66根,为森林防火宣传增加“科技力量”。下一步,温岭将继续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夯实防火基础设施,加强野外火源管控,补齐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坚持不懈地抓好森林防火综合能力建设,确保全市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杨凌云)

景宁县完成首宗跨行政区域碳汇交易

  浙江嘉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近日按照100元/吨的单价认购景宁县2000吨林业碳汇。该项目是景宁县内第一宗跨行政区域碳汇交易,这为丽水全市跨行政区域的碳汇交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近年来,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景宁成功列为全省第二批低碳试点县(碳汇提升类)。目前已经参照国家碳汇交易CCER、亚运会“浙林碳普惠”、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经营碳汇普惠等方法学,对具有碳汇开发潜力的乡镇、国有林场分层分类开发碳汇项目,形成了可供交易的碳汇储备量。未来,景宁将继续开发林业碳汇,有力推动山区县唤醒山上沉睡资源、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侯建花)

东阳市举行香榧嫁接培训暨技能大比武

  为提高香榧良种普及率,加快低产林改造,由东阳市林业局组织的香榧嫁接培训暨技能大比武近日在黄皮岭林场东园国家香榧良种繁育基地举行。据悉,通过良种普及和低产林改造,东阳市香榧种植存活率从早年的20%左右提高到97%以上,香榧产业综合效益从2003年的6000余元/亩提高到1万多元/亩,香榧年产值达3.5亿元,位列金华第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势头更足。

  下一步,东阳市将重点推进东阳香榧特色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建设。该林共体本着“科技赋能、规范提升”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东阳市香榧良种化,加快香榧基地科技化、机械化运用。并通过林下经济、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研学基地的建设,引导香榧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东阳香榧文旅体系构建。(马丹雅)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