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国内外动态
 
     
 
 

湖北竹山堵河源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增至69种

 
 
发布日期:2023-09-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号:


  近年来,湖北省竹山县堵河源保护区采取生态修复、天然林停伐管护、小水电关停、生态移民等系列保护措施,曾经踪迹难觅的林中霸主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日益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珍稀野生动物来堵河源“安家落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增至69种。

  2016年,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易危物种中华鬣羚在堵河源保护区出现,目前已监测到40多头。2021年12月26日,保护区墨池管理站工作人员对2021年的红外线相机数据进行整理时,发现在竹山县柳林乡墨池村顺水坪、高峰、干溪坪和屏峰村等10处监测点,多次拍摄到“熊瞎子”出没的照片和视频。

  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秦巴山区汉水流域,总面积为47173公顷。目前,保护区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4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

  保护区坚持保护优先方针,积极推进“一区一法”建设和林长制,联合官渡镇、柳林乡实行网格化管理,按照“一张图、一张网、一个标准”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区内自然资源和7980人常住人口实行“全方位、无死角、包山头、包户头、包人头”规范化管理;关停拆除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7座小水电站(总装机1.38万千瓦),大力推进生态修复、生态移民、生态设施三项工程,保护区内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控制,涵养水源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一江清水永续北送”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目前,保护区累计设置红外相机242台次,相机点位覆盖海拔480—2055米,获得有效数据1121GB,开展野生动物本底资源调查。自2020年以来,保护区监测成果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秘境之眼》栏目等,来自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熊、豹猫、毛冠鹿、中华斑羚羊、红腹锦鸡等13个物种从深山秘境走到大众面前。

(程平 华磊 施维华)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