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4专题专栏/col/col1276440/index.html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col/col1277719/index.html新闻动态/col/col1277873/index.html
新闻动态

    开化一农场黄精加工成风景

    发布日期:2024-10-2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衢州日报
    字号: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日前,在开化县杨林镇号岭村的傅氏家庭农场内,农场主傅远国自己设计的梅花形柴火灶上,五口锅整齐地围成一圈,里面装满了正在蒸制的黄精。忙碌而有序的加工场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赏。

      “我们农场在林下套种了大约600亩黄精,经过5年多时间的生长,今年7月迎来了首次大规模开挖,目前已采挖约8000斤黄精,并正在逐步加工中。”傅远国介绍,他之前通过前往安徽等地学习和自己的实践,掌握了传统的九蒸九晒黄精古法制作工艺。

      “九蒸九晒是一项古老又传统的工艺,完成一次完整的加工大约需要2个月的时间。每次蒸晒后,黄精的颜色都会变深一层,其中,使用黄酒浸泡是关键步骤之一。”傅远国说,得益于原生态的野生环境和纯正的加工工艺,傅氏家庭农场的黄精加工产品赢得了市场认可。今年通过游客上门的方式销售黄精,已经获得20多万元收入。

      “要实现优质优价,就要吸引消费者走进农场,看见这里的环境,信赖我们的产品。”傅远国马上就要在农场里动工一个新项目,即再新建六个梅花灶,让传统加工工艺成为农场的一道持久的风景线,“我们配备了农产品检测试验室,消费者可以在现场快速检测大肠杆菌等指标,确保买得放心。”

      当天,傅远国还与衢州学院农业生态学博士李建辉签订了为期3年的专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黄精栽培技术和优质品种选育等领域展开合作,旨在为黄精产品的品质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衢州日报 记者 林敏 通讯员 罗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