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景宁县云中大漈省级风景名胜区中人头攒动,众多游客在一株千年古柳杉下纷纷打卡留念。随着《黑神话:悟空》的持续爆火,作为取景地之一的时思寺吸引了众多玩家前来游玩,而时思寺门前的这棵古树也在各个短视频和照片中走进广大群众的视野。 这株古柳杉树龄1500多年,曾入选“中国最美古树”,它也是世界上目前已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柳杉树,被誉为“柳杉王”。在漫长的岁月中,这株柳杉经历过多次雷劈火烧,树身及中空的主干内部多处出现烧焦、断裂等危象。作为名木古树保护部门,景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局采取多种措施对该树进行科学养护。 “因为这棵树中间是空的,我们采取的方案就是对这棵树进行植心,利用混凝土对树心进行加固,并在树皮外加上钢丝锁。此外,每年也会对这棵古树进行营养液输送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景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说道。经多年养护,现如今,步入暮年的柳杉王吐露新芽,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春”,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旅游。 千年古柳杉重焕生机只是景宁县古树保护的一个缩影。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的景宁县具有超高森林覆盖率,古树资源丰富。据统计,该县目前有在册古树9086株,一级古树252株、二级古树1096株、三级古树7738株。古树名木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 但随着农村人口外流,部分古树缺乏人员养护管理,古树保护也面临新的难题。为确保古树健康生长,近年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守护古树健康。 精准实施“一树一策”保护政策 “你好,我们村村口的那棵大香樟树不知道什么原因严重倾斜,你们可以过来看一下吗?”2020年的一天,景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接到大均村一位村民的电话求助。经了解,原来是位于“畲乡之窗”大均村村口的古香樟树受损了,这棵树已经有1200多年的树龄。接到消息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即联系省专家到现场查看,发现该古树还存在根系受损、枯枝、围栏破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相关科室专门组织编制了保护方案,以该古树为中心,结合景区景点设计了仿木支撑,扩大古树生长平台,并采取了修建排水口、修剪枯枝、回填根部土壤等一系列措施对古树进行救助。 近年来,为更加精准地保护好古树名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实施“一树一策”政策。每年通过乡镇摸排申报,针对急需施救的古树编制“一树一策”保护方案,2022年至今已对49株古树实施保护措施。 全力开展古树名木保险工作 今年4月11日,位于景宁县梧桐乡梧桐村内路边,一株树龄为200年的柿子树,因连续暴风暴雨天气导致树枝折断,影响车辆行人正常通行,且存在二次损害的可能,风险较大。景宁县自然资源局接到消息后,立即联系保险公司介入,对接梧桐乡人民政府和村委,确定损失后,由政府牵头组织施工队伍,对断枝进行施救清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阻止风险的再次扩大,最大程度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景宁县梅雨季节长,每年因台风、雷击等异常天气导致古树受损时有发生。为应对此类情况,景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推广古树名木保险工作。据统计,2022年至今发生30起古树受损事件,目前已理赔17起,赔付金额9.78万元,还有10起正在理赔当中,预计赔付金额达17万元。 健全协同共治监管体系 为进一步做好古树保护工作,景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依托林长制工作体系,与县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立“树长+检察长”“线索移送”“专家把脉”“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公益诉讼”等工作机制,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增强古树保护力量。此外,还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宣传古树名木保护。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联合景宁县检察院发出古树保护检察建议书10余份,开展部门联动5次。 作为取景地之一的时思寺带领我们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神话之旅,与古寺交相辉映的古树更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古树景致融入古建风韵,充分展示着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魅。我们要争做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者、守护者、传承者,守护好“会呼吸的文物”,传承这份厚重而又鲜活的自然馈赠。 (景宁县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