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作为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金华市浦江县全面推进林长制建设,林长制已成为浦江县促进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强大引擎。
浦江县累计建成省级以上优质公益林面积51.1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55.43%,占比在金华市排名第三。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林长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1年,浦江县全面构建“林长+警长+网格护林员+森林防火员”的林长制工作体系,建立了配套制度6项。以森林资源“三保”(保森林覆盖率、保林地面积、保林区秩序)、“三增”(增森林蓄积、增森林面积、增林业效益)、“三防”(防火、防虫、防森林资源被破坏)为目标,设立两大类(保护性指标、建设性指标)13项目标责任考核清单。并通过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目标责任,构建起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体系。
林长制压实了生态公益林保护的责任。各级林长作为责任主体,对本辖区内的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负责。责任主体不再模糊不清,而是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有效避免了推诿扯皮行为的发生。目前,浦江县共设立三级林长428人,三级林区警长73人,组建森林防灭火队伍17支共计340人,护林员215名,覆盖全县15个乡镇(街道)、227个行政村、17个社区、1个国有林场。林长通过定期巡林、调研等方式,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公益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生态公益林的安全。2023年8月,在“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下,浦江县统一制作123块生态公益林公示牌,设立于各乡镇(街道)公益林管护区周围与主要交通路口的醒目处,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度,避免生态公益林遭到破坏。
林长制促进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科学规划。在林长的统筹协调下,相关部门充分整合资源,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和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规划涵盖了树种选择、林分结构调整、生态功能提升等方面,为生态公益林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2024年4月,浦江县林场通济桥分场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建设面积1157.97亩,采用落叶阔叶林分水源涵养培育模式和次生阔叶林分森林质量提升培育模式,构建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为通济桥水库有效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的森林生态产品。
林长制推动了生态公益林保护的多元投入。在林长的协调下,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财政投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浦江县累计受益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两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2.03亿元,县级配套资金约2700万元,惠及1个国有林场、178个集体经济组织、7万户林农。资金为生态公益林的抚育、管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有力促进了生态公益林的发展。同时优质的公益林吸引了民间资本纷纷“入驻”,截至目前,全县建有以公益林为基础的生态景观旅游景区7个、农家乐50余家,每年为林农带来直接收入达上亿元。
林长制强化了对生态公益林保护的监督考核。浦江县通过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各级林长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评价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有效激发了各级林长和相关部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了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年内,浦江县共完成国土绿化造林7151亩,实施油茶生产保供任务2698亩,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10.12万亩。森林火灾防控持续提升,已连续三年未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发生率和受灾率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松材线虫病除治扎实有效,三年共清理枯死松木13万株,打孔注药保护松树6.94万株,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和枯死松树数量呈“双下降”态势。
在林长制的推动下,浦江县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浦江县2024年公益林建设效益公报》显示,浦江县省级以上公益林总生物量423.19万吨,年涵养水源2.06亿吨,固持土壤189.38万吨,固定二氧化碳45.82万吨,释放氧气28.81万吨,吸收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价值为0.1亿元,阻滞粉尘价值为2.12亿元,林木积累氮、磷、钾分别为652.38吨、1022.37吨以及2344.4吨。2024年,浦江县省级以上公益林发挥生态效益60.44亿元,平均每亩1.18万元,每亩比上一期(2019年)增加900元。全县森林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覆盖率达65.54%,林木绿化率达66.14%;森林质量逐步提升,林木蓄积总量达486.95万立方米;生态功能日益增强,生物多样性稳步增加,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3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9种、动物17种。
同时,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也为当地带来了诸多生态福祉,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近年来,浦江县成功申报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1个、国家级生态文化村3个、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24个、省级自然保护地融合发展示范村2个、省级生态文化基地9个、省级森林人家5个、浙江森林氧吧7个,森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虞宅乡马岭村依托红岩顶林场优质生态公益林、国家最美森林古道马岭古道、美女峰等景点,获得了“省级森林人家”和“浙江森林氧吧”荣誉称号。虞宅乡马岭村舒适康养期达321天/年,核心区日均负氧离子含量达2515个/立方厘米,水质等级Ⅱ级,是绝佳的避暑胜地。以杭州外婆家打造的“不舍·野马岭”高端民宿为龙头,发展民宿、农家乐32家,康养年产值达800万元。近年来,结合文旅项目开发,以农户经营为主体,建设集森林文化、吃住游购等服务要素于一体的生态友好型观光休闲森林人家,旅游休闲年收入500万元以上。
林长制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林长制的引领下,浦江县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建设美丽浦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