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观鸟胜地
 
     
 
 

走进原始森林 追寻飞羽精灵——丽水遂昌九龙山观鸟胜地

 
 
发布日期:2024-12-1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丽水遂昌九龙山观鸟胜地位于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为山地林区类型的观鸟胜地。保护区地处浙、闽、赣三省毗邻地带的遂昌县西南部,是中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武夷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区总面积5525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麂、黄腹角雉、伯乐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及其栖息地。区内600多公顷保存完好的中山地带原生森林生态系统,为众多林鸟提供了繁衍、栖息的天然场所。

  丰富的自然资源。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中亚热带东部,森林覆盖率高达98.8%,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地形环境,使其成为南北植物的汇流之区,众多野生动物的繁衍栖息之所,是华东地区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物种基因库。区内已知有野生植物2326种,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九龙山榧等47种国家二级以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已知有野生动物2608种,有黑麂、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1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酋猴、亚洲黑熊、豹猫等6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保护区也是九龙山榧、九龙棘蛙、吴越拟鲿等50余种动植物新物种的发现地。

  多样的鸟类资源。区内已知有鸟类181种,隶属于16目53科。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分别为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和乌雕;有白鹇、勺鸡、白眉山鹧鸪、蛇雕、红头咬鹃、棕噪鹛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3种。整个区域珍稀濒危鸟类资源极为丰富,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群落中的优势鸟种为淡眉雀鹛及红头长尾山雀。除此之外,常见鸟种还有绿翅短脚鹎、大山雀、领雀嘴鹎、白头鹎、棕脸鹟莺、红嘴蓝鹊、棕头鸦雀、黑短脚鹎、松鸦等。

  最佳观鸟时间。每年4—6月,鸟类进入繁殖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除了可以看到区内常见的红尾水鸲、绿翅短脚鹎、灰背燕尾、黄颊山雀、红嘴蓝鹊、松鸦等一些留鸟外,偶尔还能看到斑背燕尾、白腹凤鹛等一些少见鸟种。如果能走到高海拔的原始森林里,还能邂逅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勺鸡等珍稀鸟类。从10月开始,冬候鸟陆续迁徙入境,九龙山区域虽然不在主要的候鸟迁徙路线上,但仍然能看到一些比较稳定常见的冬候鸟,如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灰头鹀等。到了12月,天气变得寒冷,部分高海拔鸟种开始向下迁移,此时白鹇、红头咬鹃等就成了常见鸟种。

  最佳观鸟点介绍。保护区建有自然科教馆、珍稀植物园及观鸟屋等科普场所,设置有鸟类科普展示牌,配备了望远镜等。保护区根据不同海拔的鸟类分布特点打造了多个观鸟点。泗洲栏海拔500米,这里溪水清澈,潭边石壁陡峭险峻,植被茂盛,古树成群,可见红头咬鹃、淡绿鵙鹛、紫啸鸫、灰背燕尾等鸟种。黄基坪海拔1330米,此地属于小规模的高山湿地,草木丰茂,可见白眶鹟莺、栗颈凤鹛、红角鸮、黑眉柳莺等鸟种。猴头杜鹃林海拔1300—1650米,是以猴头杜鹃为种群的常绿矮曲林,可见黄腹角雉、白鹇、大鹰鹃、红翅鵙鹛等鸟种。九龙山主峰海拔1724米,为浙江第四高峰,这里视野开阔,群山沟壑都可尽收眼底,可见红嘴相思鸟、黑颏凤鹛、棕噪鹛、林雕等鸟种。

  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九龙山保护区通过组建专业的科普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鸟类科普活动。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发布了关于动植物的科普文章及视频100余则,累计阅读量达150万次;举办“爱鸟周”线上公益科普讲座2场,走进学校开展科普讲座20余场,累计受众近万人;利用当地丰富的鸟类资源,累计组织开展研学夏令营及城市观鸟体验课10余场,累计受众近千人,为当地增加了客流量,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及农家乐营收。

  久居喧闹的城市,是时候走进原始森林,去追寻美丽的飞羽精灵,去感受自然的生机与灵动了。遂昌九龙山观鸟胜地每一个美好的白天与黑夜,每一片原始野性的森林,每一角清澈的山水,每一幅飞禽走兽灵动的画面,都期待着与你相见。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