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灾后易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24-02-2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1)桂花叶枯病: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病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左右。病害发生多在7-11月。栽培场所潮湿闷热、通风不良时,或植株生长衰弱时都会病重。病害在经冬后的老叶上发生较多。植株下部叶片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①桂花要忌积水,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以提高抗病力。病株要及时摘除病叶,冬季还应清除病落叶,以养活侵染来源。②发病期间,初期可喷1:2:1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以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2)桂花叶蜂:为害桂花。以幼虫取食叶片,致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前蛹期在土中结茧越冬。每年3月开始化蛹,3月底4月初羽化。幼虫喜群集,昼夜均取食,常将寄主叶片吃光,仅剩主脉,不但失去观赏价值,甚至使植株死亡。幼虫有互相残杀习性和假死性。成虫较笨拙,产卵时,即使遇惊扰也不飞,仍继续产卵。

防治方法:①冬季在寄主植物周围松土,杀灭越冬虫蛹。②幼虫为害期,可喷洒苏云阿维可湿性粉剂900克加水900-1125千克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50%辛硫磷、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