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
 
 
     
 
行业动态
 
     
 
 

安吉县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振兴发展的决定

 
 
发布日期:2024-02-2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安吉发布
字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安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就加快推进竹产业振兴发展,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竹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

  1.这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殷切期望,忠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竹产业振兴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奋力推进“两个先行”,高水平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先行区,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的必由之路。全县上下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这是加快推进竹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自“以竹代塑”倡议纳入全球发展高层对话成果清单以来,全国掀起了竹产业发展新浪潮。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布了《“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国家和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8月,安吉县获批建设全国首个“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全县上下要凝聚合力,以应用推广基地创建为契机,抢抓政策机遇,精准谋划项目,加快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

  3.这是有效拓宽强村富民途径的重要举措。安吉以竹林资源为依托的良好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要努力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安吉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要加快竹产业振兴发展,促进竹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强村富民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4.这是持续深化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塑料污染治理是全球环境治理领域的热点议题,国际国内广泛关注。竹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竹产品低碳环保,为减少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基于自然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大力推进“以竹代塑”加快竹产业振兴发展可从源头上减少塑料生产和使用,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切实提高全民节约环保意识,主动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5.这是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支撑。我国已向国际社会郑重宣布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竹子固碳、吸碳效率高,碳捕捉、储存能力强,竹产品生产过程中碳排放低,使用后自然降解。安吉拥有毛竹林87万亩,每年可实现固碳160.85万吨,可产生竹林碳汇50万吨。大力推进“以竹代塑”加快竹产业振兴发展,将有助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二、科学谋划加快推进竹产业振兴发展的工作措施

  6.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主攻二产、带动一产、融合三产”的发展思路,以制造业带动为主引擎,进一步优化布局、提质增效,不断完善和强化现代竹产业加工体系,将安吉打造成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总部。加快建设国家级竹产业示范园区、若干小微产业园,鼓励竹基生物新材料、竹建材及竹健康食品、竹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优质竹产业中小企业入园集聚。

  7.推动强链补链。围绕做大做优做强笋制品、竹材制品、竹炭等特色优势产品,加快完善全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进一批重点支撑项目,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现代化竹业生产企业。大力发展 “以竹代塑+”产业,招引一批中高端延链补链项目,培育一批竹制品头部企业、“隐形冠军”,加快建设现代竹业产业体系。

  8.加强基础配套。强化环保、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统筹推进供气供热、污水处理、竹材初加工点等产业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共建共享中心。

  9.提升规模经营。深化竹林碳汇综合改革,大力推进竹林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生态化修复,提升综合效益。大力提升毛竹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建设专业化培育、经营、采伐技术服务队伍,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竹林经营。开展“高标准竹林基地”建设,推进“宜机化”改造,提高竹材采伐、运输等机械化水平。

  10.强化科技赋能。依托国家级竹产业研究院、省级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重大设备研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改进工艺流程。加大“以竹代塑+”项目支持力度,创新园区准入标准,探索能耗折抵办法,将亩均贡献、共富带动、产品固碳等要素纳入竹产业项目入园标准统筹评价。

  11.推进标准建设。制定可持续林业标准、碳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加强竹产品环保和安全性能的标准化,建立检测竹制品有害物质残留、竹制品安全等级评定等标准。开展全竹产业链碳排能效研究。

  12.丰富应用场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应用推广,迭代发布“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优先在公共机构、餐饮住宿、邮政快递等领域探索推广“以竹代塑”产品。鼓励在“日用一次性、包装运输、建筑装饰、交通设施”等重点领域,优先使用竹产品。

  13.注重产品研发。研究开发现代竹业新技术、新产品。按需开发会务、住餐、建筑等重点领域替代产品,组织开展系列主题产品设计大赛,通过竞赛竞价活动,推出更多替代效果好、市场潜力大、公众易接受的“以竹代塑”产品。

  14.加强文化传承。大力弘扬传统手工竹制品文化,传承竹工艺技艺,培育中高端竹工艺品牌,提升影响力。开展竹工艺传承创新行动,支持竹工艺工作坊发展,鼓励申报竹工艺大师非遗传承,推进竹工艺进景区、进社区,持续扩大竹工艺品使用价值。

  15.强化宣传引导。加大对“以竹代塑”科学普及和宣传,组织开展“以竹代塑”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共机构等活动,引导公众形成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积极使用竹产品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

  16.扩大国际传播。积极与国际竹藤组织、世贸组织等合作,加大市场展销对接,建成面向全国、全球的竹制品销售网络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与竹制品企业产销协同、供需对接。

  三、切实强化加快推进竹产业振兴发展的保障体系

  17.强化机制体制保障。县人民政府要加强竹产业振兴发展工作的领导,加大工作统筹力度,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压紧压实责任,形成整体推进竹产业振兴发展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18.强化政策扶持保障。完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措施,更好发挥竹林碳汇资金作用,落实“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奖补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发符合竹产业振兴发展要求的绿色金融产品,鼓励各部门在服务笋竹资源利用、“竹林碳汇”、“以竹代塑”等领域的工作创新。

  19.强化服务监管保障。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以竹代塑”应用推广成效纳入考核,在竹制品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强化服务、引导和监管。

  四、着力增强加快竹产业振兴发展的工作合力

  20.依法高效履职。县人民政府要紧紧围绕县委十五届六次全会部署,加强领导和协调,探索竹产业振兴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各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细化乡镇(街道)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创造性、系统性开展各项工作。

  21.发挥人大优势。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更高站位、更大担当,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常态化监督,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保障和推动县委关于竹产业振兴发展决策部署的全面落实。全县基层人大组织和各级人大代表要切实担当履责,发挥自身优势和模范带头作用。

  22.动员全员参与。全县广大人民群众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响应县委号召,主动投身到实践中去。全县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要结合自身职能开展工作,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在竹产业振兴发展工作中形成合力,发挥作用。

(安吉发布)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