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是海宁的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而开沟是花卉种植过程中最费人工的环节。过去,一个大棚至少需要7-8个人的人工参与,而且一天也只能种植2-3个棚。如今,这一难题被海宁的一位农机土专家冯景良成功破解。
时间倒回2019年,当地一些花卉种植大户从日本引进了开沟机的概念,冯景良通过研究这些视频资料,获得灵感,并投入到自主开发适合本地条件的开沟机中。仅用两三个月的时间,他就成功地改造了市面上常见的开沟机型,使其更适合海宁的花卉种植需求,并且得到了花农的一致好评。
冯景良不满足于初步的成功,他持续对机器进行技术升级,比如安装低速发动机、加装变速箱、改进导向轮等。特别是,他将开沟机的轮子改装为四只实心胶轮,并根据需求定制了刀片组。这些创新显著提升了机器性能,操作变得更加简便,进一步降低了人力成本。现在,完成一个大棚的种植只需两三个人,妇女和老年人也能轻松上手操作。
目前这款开沟机已在海宁广泛普及,20多位花农已经开始使用。“土”农机不仅在百合花种植上取得显著成效,也在郁金香、藏红花、鱼腥草等花卉种植中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同时,这款机器正销往广州、昆明、福建南平、西藏林芝等多地,影响力日益扩大。客户反馈,使用这款开沟机一年能节省数万元人工费,在花卉种植中显示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冯景良计划将机器升级为智能化操作,以期早日实现无人化种植。这些机械的推广使用,将为海宁特色花卉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为农业机械化提供宝贵经验。
(海宁市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