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全球农产品总产量中,有35%需要蜜蜂授粉实现,这几乎包括所有的水果和大部分蔬菜。世界上76%的粮食作物和84%的植物依靠蜜蜂传授花粉得以繁衍和收获,正是蜂蜜传花授粉产生的与植物协同进化效应,使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得到了最大体现。它是农作物的“助产师”,被称为“农业之翼”。
欸乃一声山水绿,山中土蜂采蜜来
近年来,莲都区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不断丰富林下经济业态,发展林下养蜂产业。处州蜂业的蜂场在莲都区老竹镇,千年畲乡风情,万古丹霞奇观的国家级风景区-东西岩坐落在老竹畲族镇境内。在山清水秀的老竹镇丁公村,卧龙山下,虎迹溪畔,生活着一批中国独有的中华土蜂。依托老竹镇森林资源丰富,天然蜜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生态养蜂产业。处州蜂业有限公司占地56亩,养殖中华土蜂4368多群,拥有40多个蜂场,遍布老竹镇周边,下设有绿谷土蜂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蜂产品加工厂,1个专业蜂箱制作工厂。得益于植被丰茂,管理科学,该基地年产土蜂蜜约150吨。
中华土蜂,又称中华蜂、中蜂,是中国独有的蜜蜂当家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采集力强、利用率较高、采蜜期长及适应性、抗螨抗病能力强,消耗饲料少等优点,非常适合中国山区定点饲养。
但得蜜成功用足,不辞辛苦与君尝
酿好蜜须得下足功夫,处州蜂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技术支撑、科技支持与源头质量把关。
技术“四联”支撑。为了养好蜂、酿好蜜,莲都采用“四联”机制为蜂业提供技术支撑,即林技推广专家联系企业、行政村、农户和示范基地的科技服务长效机制。组建了“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林业技术推广指导专家团队,对项目全程指导,从经营规划、经营理念、技术培训等方面开展宣传政策及技术指导,为处州蜂业发展壮大护航。
蜂蜜又土又纯。该公司按照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质量要求,专门针对中蜂蜜的蜜质特性,引进新型真空超低温活性原蜜提纯浓缩生产线,保证土蜂蜜最原生态的原汁原味,展现中华蜜蜂产品的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的加工过程。因处州蜂业蜂蜜的品质高,先后获得全国土蜂蜜一等奖、国际联盟品质标准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浙江省蜂产品十大名品、十佳农产品旅游地商品等荣誉。
质量源头可溯。把好产品质量关,对生产的每一期产品都做好自行检测,还委托中介机构抽检样品,合格后才上架出售。建立质量安全追溯机制,进入“丽水山耕”、浙食莲体系,产品包装上公开企业公众号,产品可追溯。保障了食用者的知情权和舌尖上的安全,也形成了养殖、收购、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农辛苦为农甜
寻“蜜”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路子。处州蜂业在打造传统蜜蜂养殖、蜂蜜深加工的基础上,依靠莲都区老竹镇的生态环境优势,将土蜂养殖基地打造成了一个中华蜂蜜文化园,集规模养殖、教育科普、文化观光、培训展示、产业推广、产品加工、品牌建设、休闲娱乐于一体。浙江省美丽生态牧场、浙江省美丽经济示范项目、“一亩山万元钱”高质量基地、浙江省青创农场、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等荣誉接踵而至。
来自绿水青山的蜜蜂产业正带领丁公村致富,蜂蜜产品翻过山、蹚过河,借助网络,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公司年总收入达1000多万元。在振兴和发展蜜蜂产业的同时,处州蜂业无偿扶持和指导农户养蜂,推动“十箱万元助农增收”行动的落地实施,使“输血”扶贫变为“造血”扶贫,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以林下经济“千村万元”增收帮扶工程为抓手,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成为“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共同富裕的新引擎。引导和带动扶持周边1369户农户开展中蜂养殖,累计培训234次,户均增收万元以上,合作蜂群总数超过万群。
产出的蜂蜜,实行线上、线下双线销售,带领村民共富。线下以超市、土特产、基地为主,线上以淘宝、拼多多、第三方平台为主,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直播带货的潮流,一边将东西岩的天然景观、丹霞地貌及畲韵文化通过短视频展现给游客,一边通过助农直播带动农产品走出丽水,辐射餐饮、运输、零售、地摊经济,带动间接就业人员200人,直接就业约50人。各大平台上直播销蜜,更有海泉、吾饭等达人助力蜂蜜的销售,月销售量破万单。莲都老竹山水的甜,已通过联网被带到千家万户。
山水间的蜜蜂,采的是百花之蜜,酿的是甜蜜美满生活。一只蜜蜂振翅,带飞了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
(莲都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