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厚植生态底色 扮靓大美湿地——浙江13个国家湿地公园

 
 
发布日期:2024-05-3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类型齐全,包括沿海滩涂、内陆滩涂、红树林、浅海水域、河湖水面、库塘水面等13种类型。目前,浙江省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13个,拥有国际重要湿地2处、国家重要湿地3处、省级重要湿地87处,一般湿地名录605处,有效保护了湿地资源。

  近年来,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效益不断显现,依托各自的湿地资源特色和当地文化,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同时,也带动了生态旅游、文化宣传等业态的发展,对促进地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让我们跟着笔者,在纸间感受浙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独特魅力。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西部,距世界遗产西湖北界老和山北麓约2公里。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沿山河,北至文二西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2009年11月3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公园占地面积约10.38平方公里,约55%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整个园区河流纵横交汇,水道如巷、河汊如网、鱼塘鳞次栉比、诸岛棋布,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位处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观赏和科研、科普价值。截至目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739种,昆虫911种,鱼类56种,鸟类203种。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波市北部、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宁波前湾新区三八江以西(滨海二路以西到底)。湿地公园于2010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总面积63.8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面积约5000亩,是东南亚最大的咸水湿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面积最大的湿地旅游区。

  杭州湾湿地鸟类资源丰富,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中的重要驿站,目前已记录鸟类种类多达303种,为世界级观鸟胜地,素有“人间仙境、鸟类天堂”的美称。湿地除了优美的生态自然风光外,还拥有候鸟博物馆、爱情游线、活鱼展示园、国际垂钓中心、水上森林和萌宠乐园等一批深受广大游客喜爱的游览项目。另外,湿地公园植物资源丰富,水生植物众多,如千屈菜、黄花鸢尾、再力花、菖蒲、香蒲、旱伞草、睡莲,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鸟儿提供丰富的越冬食粮,吸引着鸟儿们在此停留栖息。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下渚湖湿地公园位于湖州市德清县中南部地区,东以东苕溪和环湖路为界,南临湘溪港,西至杭宁高速,北倚防风山。公园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中心湖泊1.26平方公里。2004年成为浙江省首批省级湿地公园,2013年经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下渚湖至今仍保持着自然质朴、原始野逸的江南水乡风貌,是浙江省湿地生态多样性保存最为完整的天然湖泊湿地之一。

  下渚湖中心湖区水面开阔,周边港汊自然曲折、纵横交错,其间墩岛众多,形态各异,形成了湖中有墩(岛),墩(岛)中有湖,水网交错的独特湿地风貌,同时汇聚了湖泊型、河流型、沼泽型等多种湿地形态,是具有多样性景观的典型天然湖泊湿地。下渚湖湿地有鸟类90种,分属于14目35科,其中湿地水鸟26种。2008年朱鹮易地保护暨浙江种群重建项目启动,世界级濒危保护鸟类朱鹮落户下渚湖湿地,并于2014年进行了野化放飞,成功实现了野外生存繁殖。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仙山湖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区位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长三角地区自然湿地与人工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仙山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华东地区最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原始性的湿地生态系统,极具保护与开发价值。

  仙山湖湿地公园属太湖(长江)水系,其最大的河流泗安塘属西苕溪的支流,在调洪防旱、涵养水源、保障用水、调节区域气候和科研科普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公园的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均已达到国家Ⅰ级(类)标准,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局部区域达到Ⅱ类标准。仙山湖湿地公园是长兴县生态系统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仙山湖由“仙山”和“仙湖”两个自然的山水组成,仙山拔地而起,远远望去宛如蓬莱仙境。仙山湖分布着上千亩的森林沼泽和草本湿地,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浙江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696.48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685.81公顷,湿地率达98.47%。湿地公园自然环境良好,水源补给充足,主要湖荡水质可达Ⅲ类标准。公园内共记录有维管束植物183种;脊椎动物190种,其中鸟类99种、鱼类82种。公园范围内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樟、野菱和野大豆等3种,属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脸琵鹭、白琵鹭、水雉、白腹鹞、红隼、燕隼、游隼和云雀8种。

  浙江嘉兴运河湾国家湿地公园是太湖流域南部平原水网“河流—湖荡”型湿地的典型代表。区域内湖荡相连,河流密布,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孕育下,形成了独特的渔俗文化、稻作文化、丝织文化、荷文化、桥船文化和美食文化等,支撑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风华绝代、璀璨夺目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南网船会”是国内唯一原生态水上庙会,彰显了江南水乡“河流—湖荡”型湿地的独特韵味和大运河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

  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北部,位于店口、山下湖两镇中心。湿地公园总面积为858.56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59.33公顷,湿地率达53.5%,公园内共有78个大小不一的岛屿,纵横交错的河道,宛若水上迷宫,为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是诸暨市最大的湖畈和生态湿地,是诸暨市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一个集渔业观光、农业灌溉于一体的浅水型湖泊湿地,呈现“湖中有田、田中有湖、人湖共居”的景象。水陆相通,风光旖旎,素有“诸暨白塔湖,浙中小洞庭”之美称。目前,公园以生态旅游和科普宣教方式开发七个特色景点,分别为渔耕文化展示岛、水生植物展示岛、月季岛、紫薇岛、桃花岛、樱花岛、香草岛。景区设有休闲垂钓区、团建活动区、生态宣教区、餐饮区等游客活动场所,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

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

  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规划总面积723.67公顷,各类湿地面积527.23公顷,湿地率达72.86%。公园内生态环境优美,稻田镶嵌河网,水域面积辽阔,近处碧波荡漾,远处青山叠翠,是浙江北部平原水网区“湖泊—河流—稻田”复合型湿地的典范。公园内生态保存较为完好,生物多样性较高。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调查显示,公园内现有植物351种,动物250种,其中鸟类145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21种。

  公园周边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有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浙东运河、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泾口大桥、绍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邵力子故居等历史文化遗产。近年来,公园获得浙江省第二批“五水共治”实践窗口、浙江省第三批大花园“耀眼明珠”等荣誉称号,并被列入浙江省2023年首批省级未来乡村示范乡镇(片区)试点。

浦江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

  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浦江县境内浦阳江的上游流域,公园范围从浦阳江源头(花桥乡)至浦阳江与义乌溪交汇处(黄宅镇三江口),包括通济桥水库、翠湖、浦阳江上游干流及其沿河区域。公园占地面积1290.62公顷,其中各类湿地面积536.73公顷,湿地率达41.59%。公园共有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等功能区划。经过5年试点,2021年成功获批国家湿地公园。

  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以上游“河流—库塘”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保育与修复为核心,以湿地治水生态文明宣教与弘扬地域文化为特色,充分利用湿地公园及其周边丰富的湿地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厚重的文化积淀,打造中国东部丘陵山区“河流—库塘”复合型湿地公园建设典范。

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衢州市衢江区南部山区,北起黄坛口大坝、南至湖南镇水库衢江区与遂昌县交界处。公园面积1.34万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826.77公顷,包括湖南镇水库和黄坛口水库两大库塘湿地,是衢州市区唯一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良好,水质常年维持在Ⅱ类水以上。域内有维管束植物1415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脊椎动物32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8种,堪称浙西南的“物种基因库”。

  “一江两湖,两岸青山,山水相连”,公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类型丰富。河口草地、溪滩灌草、水中银柳、小溪游鱼等多样的生物景观引人入胜;奇特微妙的节理石柱,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黄坛口水库电站、仙霞湖大坝等创造奇迹的水电文明发源地让人叹为观止;名扬三衢的溪边古镇古村落,历经时代变迁、沧桑洗礼,以古朴典雅的姿态向世人展示其风采。

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

  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乐清湾东部、漩门湾畔,位于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带上,总面积31.48平方公里,湿地率67.33%,是台州市首个、浙江省第七个正式通过验收的国家湿地公园。

  玉环漩门湾湿地由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湿地资源组合而成,类型丰富并具有典型性。公园内湿地资源丰富,尤其是鸟类,共记录有野生鸟类27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5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1种,珍稀濒危保护物种黑脸琵鹭每年都有种群的1%以上迁徙越冬于此。公园有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块,又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先后被授予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全国首批80个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文化基地和十佳最美湿地等称号,2020年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2023年列入国家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浙江天台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

  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属典型的河流湿地,以始丰溪河道为主体,东至始丰二桥,西至平桥镇外汘河与始丰溪交汇处,公园东西长约9780米,南北平均宽度约420米,包括永久性河流和洪泛平原湿地两种类型,湿地总面积424公顷。作为天台县的母亲河,公园内基本保留了河流原有的自然景观风貌,使得其具有主流、支流、河湾、急流、浅滩、江心洲等生境,两岸翠竹亭亭,溪滩林木繁茂,芦荻丛生,雁落浅滩,村舍掩映,形成别具特色的溪河田园风光。

  在湿地保护治理中,公园积极探索共建、共管、共享机制,从花钱治水,到湿地养民,再到反哺生态,始丰溪湿地串起了和合共生的生态走廊,为沿线发展注入了新能量,极大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先后获评全国自然教育基地、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流、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等荣誉。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丽水市城区西偏南方向,面积约16.86平方公里,距离丽水城区8—30公里。公园位于浙江省第二大江、丽水和温州市人民的“母亲河”——瓯江的自然江段,也是八百里瓯江最具原始风貌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9片洪泛圩地在瓯江干流上呈串珠状分布,与湿地长廊中大片枫杨林形成的“水上森林”奇观,构成了以河流—滩涂—沼泽—森林为主的生态系统,形成了独特的江域湿地生态景观。

  规划区域内湿地类型多样,水质状况良好,物种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113科376属612种,脊椎动物305种,隶属5纲32目80科。截至2023年9月,单鸟类发现216种,新增鸟类记录14种,其中中华秋沙鸭、鼋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昆虫类目前已发布全球新物种1种,3种待发布新物种。在众多的昆虫中,萤火虫已成为九龙国家湿地公园一张亮丽的名片,自2013年起,每年3—4月,会出现大量自然生长的萤火虫,出现时间为全国最早,出现数量位于全国萤火虫基地的前五。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和县崇头镇,总面积2354.67公顷,湿地面积861.47公顷,由人工梯田湿地、高山草甸化沼泽湿地、森林沼泽湿地组成,形成“山、水、林、田、村”和谐共生,独特、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公园水质优良,符合国家Ⅰ类标准。园内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有3个湿地植被型组、19个群系,维管束植物计有63科207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5种,种子植物58科202种,湿地脊椎动物5纲19目35科106种,其中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的有虎纹蛙、鸳鸯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6种。云和梯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有“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之称。湿地公园以高低错落、层层叠叠的梯田为景观主体,以河流、沼泽、瀑布和丰富的湿地植被为景观要素。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以“海市屋楼般的农田美景”被美国CNN评选为中国最美40个景点之一。湿地公园文化资源多样,内涵丰富。梯田文化与舍族文化、银矿文化、女神文化、生态文化互相融合、共生共荣,形成魅力四射的地域文化,体现了当地居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的农耕文化传统。2024年2月,湿地公园内梯田景区完成5A级景区创建。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