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天目山古树群

 
 
发布日期:2024-05-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天目山位于浙江杭州临安西北部,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型,四季变化明显,雨量充沛,有利于各种植物生长,有“天然植物园”“大树王国”之称。1956年列为自然保护区以来,采取护林、育林、引种繁殖等措施,在15768亩面积的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植被覆盖率高达99.2%以上。以“大树华盖”名闻九州。1986年,天目山列入国家级首批自然保护区,1996年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成为世界级生物圈保护区。树高60余米的金钱松居全国之冠;材积81.42立方米的柳杉为国内罕见;中生代孑遗树种野银杏是世界银杏之祖,被誉为“活化石”;天目铁木、羊角槭等35种植物属珍稀物种。据综合调查,天目山共有植物2160种,其中种子植物1718中,蕨类植物151种,苔藓植物291种。而以“天目”命名的37种,列为国家保护的35种,可供药用的1200余种。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给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栖息条件。有兽类75种,鸟类148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14种,昆虫1853种,其他蛛形类、多足类、鱼类数以万计。其中有34种列为国家保护动物,有48种动物以“天目”命名。

  早在1500年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天目山山极高峻,崖岭竦叠,西临后涧。山上有霜木,皆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的记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述了天目山800多种养生之药。上世纪30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也曾多次前来考察,在他的论文《关于研究长江下游冰川问题材料》中,多处列举了天目山的冰川遗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科学事业的发展,不少国内外的科学工作者更相继前来考察研究。

  天目山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植物景观资源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

  古:区内古杉、古松、古枫、古栎、古银杏等古树名木5511株。其中银杏为中生代孑遗植物,只有天目山有残遗银杏野生群,被称为“活化石”。

  大:拥有世界上罕见的大柳杉群落,总面积267公顷,共2032株。其中胸径100厘米以上425株,200厘米以上16株。平均高40米,最大高48米。最大胸径233厘米,最大单株立木蓄积81.8立方米。传有一株被清乾隆帝封为“大树王”。

  高:中国特有植物金钱松,胸径50厘米以上307株,100厘米以上12株。平均高45米,最高60余米,有“冲天树”之称。

  稀:珍稀植物众多。区内有天目铁木、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天目木姜子、羊角槭等1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还有天目蝎子草,天目蓟、天目景天、天目山蓝、天目贝母等天目山特有植物24种。

  多:植物种类多。区内有高等植物2347种。其中天目山特有种24种,以天目命名的植物37种,国内外学者采自西天目山模式标本植物89种。

  美:区内森林结构复杂,层次分明,林相独特,季相、叶相变化无穷,构成一幅优美的天然画卷。春天,木兰报晓,野樱怒放,红白相映,鲜嫩欲滴:夏日,绿茵覆盖,凉风送爽,飞瀑清泉,清幽彻骨;入秋,青柯红叶,古寺淡林,烟凝山紫,倚丽交错;隆冬,玉树银花,腊梅吐艳,烟林长袖,云瞑雪飞。

  植被群落景观有大树王国(古柳杉群)、天目秋色、山地矮林、山地沼泽等。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