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出妖怪了!”这句话如果出自“鸟人”之口,那么他的语气里一定充满了惊喜,因为他的意思是说:最近某地发现超级罕见乃至不可思议的鸟类了。
最近几年,在宁波,也曾出现过好多鸟类“妖怪”记录:从体型上分,有大妖怪,也有小妖怪;从地域来分,则有山林妖怪、远洋妖怪、北方妖怪、外国妖怪等,可谓形形色色,无所不有。不过,无论从哪方面看,其他各类“妖怪”都根本无法与大火烈鸟这种“超级大妖怪”相提并论。
言归正传。野生火烈鸟出现在宁波?这不是开玩笑吧?是的,这事绝对靠谱!2017年4月中旬,在杭州湾畔,我们在渔民的帮助下,冒险涉水,终于逐步接近并拍摄到了一对珍贵的稀客——大火烈鸟,又称大红鹳。令人高兴的是,这种鸟儿属于宁波鸟类分布新记录。
“超级大妖怪”突现宁波
那天,我收到林业部门工作人员的报料,得知海边出现了两只大火烈鸟,于是驱车来到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海边的一块面积巨大的浅水湿地。一开始,用肉眼没有找到大火烈鸟,后来改用高倍望远镜慢慢搜索,才终于发现在前方1公里外的湿地中央,有两只长脖子的白色大鸟在漫步,不时低头觅食,它们的身上有明显红色羽毛。果然,是大火烈鸟!我马上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几位鸟友,“古道西风”随即赶来。
可惜,两只大鸟丝毫没有向岸边靠近一点的意思,离我们的距离实在太远,因此,尽管拥有专业的“大炮”,还是只能模糊记录一下它们。
近中午时分,我们找到了一位渔民,请求帮助。我们先坐小船前行,但由于水比较浅,船底很快就搁住水底淤泥,没法开动了。但那时离鸟儿的距离还是非常远。幸亏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出发时还在船后拖了一块很大的泡沫板,于是我们坐上了泡沫板,由渔民牵引着继续前行。
最后,连牵引都很难了,无奈之下,我们只好脱去长裤,抱着“大炮”,小心翼翼地冒险涉水前行。水本来不深,只到膝盖左右,但脚底淤泥很软,一踩下去,淤泥本身就已快到膝盖,于是实际上水位已接近腰部。
海边的风很大,水浪不停地拍打过来,以至于很难拿稳沉重的摄影器材。后来灵机一动,把“大炮”搁在插在水中央的竹竿上,就当是有了一个“独脚架”,才勉强可以拍摄。最后的拍摄距离在200米左右,在镜头中,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两只大火烈鸟的动作细节。与其庞大的身躯相比,它们的脖子显得特别细长,而最有个性的是镰刀形的嘴,其前端黑色,弯曲向下。当它们飞起来的时候,鲜红的翅膀特别明显。
由于对鸟儿来说,我们还是跟它们保持了一定的安全距离,因此这一对大火烈鸟依旧悠闲地边走边觅食。它们始终在芦苇荡附近找吃的,估计在那里的水底有丰富的食物。
三年前的“火烈鸟大年”
这不是大火烈鸟第一次出现在杭州湾南岸。
2014年11月中旬,在靠近余姚的绍兴上虞的滨海湿地,余姚鸟友老徐也曾发现了大火烈鸟,当时引起了省内众多观鸟、拍鸟爱好者的关注。那时,这只大火烈鸟主要在上虞境内活动,因此当时很难确认它是宁波鸟类的新记录。而2017年4月在杭州湾新区海边发现一对大火烈鸟,则“铁板钉钉”地为宁波增添了一个本地野生鸟类新记录。
2014年秋,得知这“耸人听闻”的消息后,我也赶到了海边,根据鸟友指点找到了这位“稀客”。只见一只大火烈鸟独自站在广阔的湿地内的一个半干水塘中。周围有不少鸟友的“大炮”远远对着它,而身材高挑的它,恰似一位气度非凡的名角,不慌不忙,傲然站在舞台中央。它偶尔会起飞绕塘一圈,仿佛在进一步展示自己的风采。
后来,更多的信息表明,跟2012年秋天的杂色山雀“爆发”类似,2014年成了中国的火烈鸟大年!以下是国内鸟友梳理的,关于2014年秋冬时节国内出现大火烈鸟的不完全统计:
11月中旬,江苏如东县沿海湿地,发现2只大火烈鸟。
11月22日,山东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发现1只大火烈鸟。
11月23日,在河北省蔚县白草村乡,村民院中来了1只生病的大火烈鸟幼鸟,后将其送往北京野生动物园进行救治。
12月1日,天津北大港湿地的冰面上出现了6只大火烈鸟。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的最大的火烈鸟种群。
12月5日,河北易县发现1只大火烈鸟,体力较弱,但当救助小组靠近到10米左右时,它奋力飞上天空。
同年11—12月,在青海省可鲁克湖和托素湖景区、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黑山头水库、西安渭河湿地也出现了1—3只不等的大火烈鸟。
野生的?逃逸的?
火烈鸟主要栖息在温热带盐水湖泊、沼泽及礁湖的浅水地带,如河口、滩涂以及沿海或内陆湖泊,主要靠滤食藻类和浮游生物为生。火烈鸟羽毛的红色并不是鸟儿本来的羽色,而是来自其摄取的浮游生物。
亚洲有大火烈鸟和小火烈鸟分布。小火烈鸟在印度西部有少量分布,小火烈鸟整个喙都是深色,极易与大火烈鸟区分开。大火烈鸟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及南美洲、非洲、南欧、中亚及印度西部。
那么,大火烈鸟怎么会出现在杭州湾的?
在2014年秋天的时候,好多人就已经问过这个问题。一开始,有很多鸟友都怀疑它是从附近城市的动物园逃出来的。我也专门致电问过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对方称没有火烈鸟逃逸。后来大家判定,这些大火烈鸟2014年在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突然密集出现,应该是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在迁徙过程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所致。因此,按照专业的说法,它们属于“迷鸟”,即迷途之鸟。一般认为,在中国东部地区出现的大火烈鸟属于来自于它们的中亚种群。
2017年4月,在处于鸟类春季迁徙高峰期的时候,两只大火烈鸟出现在宁波,估计也是在旅途中由于某种原因偏离了方向,才来宁波海边做客了。据帮助我们拍摄的那位渔民说,早在我们过来拍摄的八九天前,他就发现了这两只奇怪的大鸟。看来,这片水草丰茂的湿地,把两位贵客挽留住了。等它们在这里补充完能量,将继续迁徙之旅。
大红鹳(大火烈鸟)简介
体大而甚高(130厘米)的偏粉色水鸟。嘴粉红而端黑,嘴形似靴,颈甚长,腿长,红色,两翼偏红。亚成鸟浅褐色,嘴灰色。习性:结群活动。飞行时颈伸直。多立于咸水湖泊,嘴往两边甩动以寻找食物。
(本文选自《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宁波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选用时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