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林业局简报2024年第6期(林长制工作专辑46) |
| ||||
浙江省林业局简报
第6期 林长制工作专辑 46
浙江省林业局办公室 2024年6月27日
【编者按】2024年以来,全省各地持续健全林长责任体系,有序完善林长履职机制,巩固提升部门协作效能,有力保障林业重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现编发慈溪市、东阳市、仙居县、景宁县典型案例,供各地交流借鉴。
慈溪市深化“林长+”打造全民管林护林治林新模式。慈溪市持续深化“林长+”联动协作机制,与“检”协作,与“法”同行,与“警”联动,与“民”共建,推动形成全民管林护林治林新模式。一是全民管林闭环化。市林长办与市检察院建立巡查监管、信息共享、联合调查等机制,累计闭环处置各类违法线索30余条。创新“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成立“森林法官”工作室,推动森林资源保护行政司法、公益诉讼相衔接。市法院联合相关基层法院共同签订环翠屏山生态长廊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二是全民护林常态化。创新出台“民间林长”管理制度,招募33名民间林长入库,组织巡山护林活动120余次,带动参与志愿者人数近600人,巡护里程达5万公里,重点林区巡查频率从每月1次提升至3次。三是全民治林高效化。全市170块林长制公示牌全覆盖设置“林长智治”二维码,林长巡查发现问题即时扫码上传,市林长办线上督办,属地乡镇跟进整改并录入处置结果,问题发现到整改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
东阳市深化联管联治打造林业全链条治理体系。东阳市全面推进林业领域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林业执法全链条闭环管理,有效提升执法质效。一是协同监管全覆盖。以林长制组织体系为基础,建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一支队伍”,开展林业领域联合巡检。去年以来,累计联合检查260余次,消除涉林隐患1100余个。贯通应用“林长智治”等平台,实施“三长+三员”网格化巡护机制,构建“天上看、地下巡、数据跑”的森林资源预警体系。今年以来,无人机巡检300余次,人工巡查路程超12万公里。二是管罚衔接全过程。建立办案销号机制,通过线索分类核查编号、明责对号、督办销号,打造全闭环执法管理体系。去年以来,共查处森林督查案件82起,办结销号率100%。创新市镇两级法制联审机制,对赋权镇街的涉林执法事项,开展联合会商和下沉指导,确保涉林案件规范办理、高效整改。今年以来,超50%以上案件在处罚决定作出前完成整改,挽回经济损失650余万元。三是服务指导全方位。开展林业项目增值化服务改革,针对民生领域涉林建设许可事项和重点监管事项实行“一次性事前告知”,助力实现“许可即施工”。去年以来,告知工程26个,满意率达100%。
仙居县“三个聚焦”做活用足“林长制”。仙居县以林长制为统领,聚焦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惠民富民,有力推动林业重点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建制强基。创新设立“村级林长助理”314名,构建“林长+警长+村级林长助理”协调工作模式;建立129人的林长重点工作推进群,实现森林督查等5项林业重点工作清单日晒月结;联合县检察院成立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工作专班,推动检察监督与行政履职同向发力,协调巡林巡查10次,发放监察建议书3份。二是聚焦严管精控。全面推行森林督查动态整改、限期销号,目前已完成2024年第1期390个图斑自查,完成率为100%;建立松材线虫病防治“三扣一单”制度,即除治单位违约扣钱,监理单位违约扣钱,各级政府考核扣分,对失信企业、屡屡出现质量问题的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度,禁止参与今后招标,目前已完成2024年度除治24.41万株、37.15万亩。三是聚焦惠民增收。县总林长专题调研,明确扶持政策,严格质量管理,大力实施油茶保供三年行动。因地制宜开展毛竹林下套种黑皮鸡枞、油茶+多花黄精等复合经营,持续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已完成油茶新造林2087亩、低产林改造2506亩,建立示范基地2个。 景宁县林长制助力“共富工坊”迭代升级。景宁县立足县域林长制改革实际,创新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共富体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林业发展新的增长极。一是林长引领谋共富。充分发挥基层林长引领作用,创新“林长驻工坊”机制,通过乡村两级林长领办“任务林”、点对点结对帮扶等举措,着力破解产业“低、小、散”问题,全方位保障工坊长效运行。截至目前,全县新增畲药种养面积8000亩,年均产值超6000万元,惠及林农2000余户。二是政策支撑助增收。制订《景宁畲族自治县全面推进林长制促进共同富裕示范体认定办法》,全力支持以“工坊”形式,合力发展林下经济、竹木产业和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截至目前,已打造涉林“工坊”20家,包括道地畲药材7家、竹木工艺品9家、森林康养4家,带动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村集体年均增收8万余元。三是横纵双向促共享。探索推进“横纵双向”共富共建共享模式,“横向”整合“公司+企业+院校+人才+智库”,“纵向”联结“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形成强村公司兜底、工坊牵头、林农参与的经营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人均增收6000余元,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四是技能培养提质效。依托县域“十万技能人才共富能力大提升”行动,创办“共富学堂”,助推“共富工坊”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到技能密集型的迭代升级。今年以来,全县各工坊已举办林业相关的新型实用技能培训18场,培训学员1200余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