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产业
 
 
     
 
产业政策
 
     
 
 

浙江省林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林业局2024年度林业推动“以竹代塑+”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8-28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浙林字函〔2024〕177号

各有关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宁波市及所辖有关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局机关各有关处室、直属单位:

现将《浙江省林业局2024年度林业推动“以竹代塑+”重点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做好相关工作。

浙江省林业局

2024年5月31日


浙江省林业局2024年度林业推动“以竹代塑+”重点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结合《浙江省林业推动“以竹代塑+”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推动我省“以竹代塑+”先行示范,特制定本计划。

(一)推动竹林规模化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各地开展竹林经营流转,结合国储林、专项债等项目,流转收储竹林10万亩以上;推动《浙江省退化毛竹林修复碳汇项目方法学》备案及应用。(发改处牵头,绿化处、规财处、资金中心、各有关县林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

(二)建设竹材机械装备创新试验示范基地。持续开展林草机械装备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认定竹材机械装备创新试验示范基地2个;推进竹材无人机采运试验示范。(科技处牵头,发改处、省林科院分工负责)

(三)加快竹产业三级加工体系建设。加快竹材(竹笋)物理分解点和初加工小微园建设,全省新建竹材(竹笋)物理分解点50个,初加工小微园10个,支持新建规模化小微园区申报林共体,支持龙游申报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积极争取国家、省发展改革委“以竹代塑”产业项目。(发改处牵头,规财处、资源处,各有关县林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

(四)推动“以竹代塑+”科研攻关。持续开展省院合作,发挥国家林草装备科技创新园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依托国家竹产业研究院、中国林科院竹子研究创新基地,重点在“代塑+”竹制品原料新单元、竹材加工连续化工艺等共性关键技术方面进行科技攻关,推动开展竹子采收到竹产品加工的自动化机械装备研制。筹备建立我省“以竹代塑”科技创新协作平台。(科技处牵头,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国家林草智能装备研究院、发改处、省林科院、各有关县林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

(五)推动“以竹代塑+”标准制订。规范“以竹代塑+”制品评价相关标准,启动“以竹代塑”核心产品标准制订;发布更新年度“以竹代塑+”产品目录清单;分批次开展“以竹代塑”产品碳足迹计算。(科技处牵头,国家竹产业研究院、绿化处、发改处、省林科院分工负责)

(六)设立“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研究起草应用推广基地认定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认定“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2个以上。(发改处牵头,科技处、省林科院、相关县林业局分工负责)

(七)推进“以竹代塑+”四大应用场景建设。针对四大“以竹代塑”应用场景开展推广,在安吉、庆元等重点县启动建设“以竹代塑+”四大应用场景展示区域,支持重点县出台“以竹代塑+”扶持政策。(发改处牵头,科技处、相关县林业局、省竹产业协会分工负责)

(八)开展“以竹代塑+”示范景区建设。探索研究“以竹代塑+”示范景区建设应用替代认定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在省内选择相关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基地、国有林场等区域内应用推广落地“以竹代塑+”产品。(保护地处牵头,发改处、野湿处、公益林站、科技处、产业联合会分工负责)

(九)促进竹产品市场产销对接。依托“以竹代塑”倡议两周年等活动,在安吉策划开展“以竹代塑+”产品推广对接活动,引导产销协同、供需对接。(安吉县林业局牵头,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发改处、科技处分工负责)

(十)加大“以竹代塑+”宣传力度。通过拍摄宣传片、开展专题报道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省级以上媒体开展专题宣传2次以上,积极培育竹产品绿色消费市场,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办公室牵头,发改处、信宣中心分工负责)

省林业局建立“以竹代塑+”工作落实机制,局办公室、绿化处、资源处、野湿处、保护地处、发改处、规财处、科技处、推广站、资金中心、信宣中心、省林科院等有关处室单位、各有关县(市、区)林业局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各项工作。牵头处室单位要切实发挥好第一责任单位作用,确保工作落实见效。发改处负责按时组织“以竹代塑+”工作情况通报会并及时向局领导汇报。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