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首次记录到小滨鹬
2024年5月,舟山市记录到小滨鹬,这是该地区首次记录到这一物种。小滨鹬因其体型与羽色和红颈滨鹬极其相似,并喜欢与红颈滨鹬混群,所以在野外观察时常被误认,国内记录较少。
小滨鹬是中国罕见的迁徙过境鸟,每年春季均有少量出现。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生物,小滨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此次在舟山市记录到的这只小滨鹬,不仅为舟山市生物多样性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鸟类保护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鼓舞。舟山市持续开展鸟类监测和科学研究,通过鸟类普查等举措,及时掌握候鸟迁徙动态和种群变化,为鸟类保护提供宝贵的科学依据。(陈斌)
《杭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首次发布
2024年5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发布《杭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介绍杭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背景基础、工作举措和进展成效,深入挖掘了杭州在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和繁育、推动生物安全管理、生物多样性友好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典型经验,系统梳理了全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评估、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生物多样性治理的数字化改革与赋能共富、生物多样性执法能力建设、社会监督平台及城市生物多样性公众科学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对推进同类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实践和理论参考价值。(陈爱民)
丽水莲都首次利用无人机为古树名木“驱虫”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每一棵古树都是一部会呼吸的“编年史”。5月中旬,位于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库川村的一株古树出现明显病虫害,树叶被“毛毛虫”大面积啃食。雅溪林业站获悉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对古树受虫害情况进行查看。经判断,“毛毛虫”为樟蚕,属于杂食性害虫。
为尽快阻断樟蚕病害,促进古樟恢复生机,丽水市莲都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委托病虫害除治机构,利用大型无人机对古樟进行了药物喷洒防治,共完成3架次喷洒。后经现场踏查,古樟的樟蚕病害明显消失,古樟及周边树木未发现有樟蚕病害出现。(吴继全)
常山林业部门成功救治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黄麂
衢州市常山县林业水利局和芳村镇林业站成功救治一只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黄麂,并进行野外放生。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如果和野生动物不期而遇,不要擅自追赶或抓捕,以防被攻击,并及时联系专业人员处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也明确禁止个人饲养、捕杀和宰食野生动物。
近年来,衢州市常山县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增强村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日益向好,受伤的野生动物得到及时救治。除此之外,常山县也大力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积极倡导呼吁全民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包苏雅)
《光明日报》头版点赞海宁这条“生态步道”开创国内外先例
《光明日报》刊发文章《“生态步道”》,点赞海宁千年海塘为小螃蟹“让路”的相关做法。在海宁钱塘江畔,有一条斜跨海塘的“之”字形通道,通道一端,几只螃蟹从江边的芦苇塘中探出身,快速朝通道爬了过去,留下一排排浅浅的脚印。这是一条专为螃蟹迁徙而布设的“生态步道”,就是这条“生态步道”被《光明日报》点赞!
基于对海塘生态的保护,经过多轮适宜性评估,在海宁尖山段钱塘江边专门搭建了一条实景生物通道,通道顶宽1米、纵深0.8米,呈“之”字形跨于海塘上。通道虽小,却能解决海塘建成后动物自海向陆迁移路径受阻的难题,开创国内外应用先例。(宋伟锋)
台州市天台县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82.49亿元
2023年,台州市天台县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达82.49亿元。自2004年划定生态公益林以来,连续20年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天台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范围涵盖县域所有森林。评估选择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林产品供给、森林游憩与康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进行测算,全县居民人均享受森林生态服务价值约为1.83万元。
绿水青山给人们带来了清晰可见的生态福祉。2023年“五一”期间,天台景区接待游客74.95万人次,比2022年增长58.26%;旅游收入2288.31万元,同比增长15%。天台县华顶国家森林公园、龙穿峡省级森林公园、始丰溪国家湿地公园、石梁飞瀑、国清寺、赤城山等各大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杨国球)
珍稀濒危植物天台铁线莲在乐清岭底林场“安家”
乐清市林业局联合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开展了抢救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天台铁线莲野外回归活动,100多株天台铁线莲成功回归野外。
天台铁线莲种群数量少,仅在浙江省天台山、北雁荡山海拔约1000米的山坡林缘及灌丛中零星分布,分布范围狭窄,属于极小种群植物。2021年,浙江省林业局把天台铁线莲列入《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行动“十四五”规划》物种之一。此次天台铁线莲的回归不仅仅是回归种植,还要使其适应环境,开启“野化训练”必不可少。乐清市林业局将联合相关单位持续开展种苗繁育、致濒机理及野外回归等研究,让“回归”成为珍稀濒危植物进行种群恢复及有效保护的重要方式。(郑清雨丁海静)
金华市组织开展“清风2024”第一次联合执法行动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金华市林业局组织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金华市“清风2024”第一次联合执法行动。
金华市县两级联动,组织执法力量20余人共同开展执法检查,实地检查了兰溪市青松市场等,并到有关乡镇和风景名胜区检查了7家餐饮单位,总体情况较好。4月以来,兰溪市已先行多次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到主要市场、饭店张贴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画,有效规范了市场行为。下一步,金华市将继续组织力量,分赴有关县(市、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形成有效声势,努力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谢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