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局组织专家对永康市境内开展野生植物调查时,在石柱、方岩等丹霞地貌上发现一大戟科大戟属未知物种。通过严谨的形态学比较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确认该种为大戟科大戟属新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
据了解,丹霞大戟Euphorbia zhongiana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根据它的名字便可推测该物种生长于丹霞地貌地区。丹霞地貌红色的岩石层、陡峭的崖壁等独特的地质特征为丹霞大戟提供了特殊的养分来源。同时,其独特地形形成独特的小气候条件,也为其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
经过调查组多年细致地野外调查和观察表明,这种植物为冬季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一些个体在1月初开始开花,但盛花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到5月底,果实成熟,随后地上部分枯萎,标志着休眠期的开始。
丹霞大戟在形态上与韩国的福氏大戟Euphorbia fauriei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其冬季常绿习性,全株无毛;苞叶2片,宽卵形,黄绿色;总苞2.5-3.0×2.5-3.0毫米;子房表面通常光滑,很少稀疏地具微小瘤状突起;花柱在中部至基部合生;顶端稍二裂;蒴果光滑,无瘤状或圆锥形疣,很少稀疏且不明显地具皱纹;种皮具网状皱纹。
丹霞大戟的肉质根有剧毒。在丽水市莲都区,它俗称为“五朵金花”(意为其有五片黄色的初级总苞叶)、“坛壁伤药”(意为其根在民间药用中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麦黄死”(意为当大麦成熟时,它也枯萎,表明其进入休眠期的时间)。
丹霞大戟的发现,对于研究江南地区丹霞地貌植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永康市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