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涩不涩?”“不涩,都是从合抱大的树上摘下的。你看,个个都像土鸡蛋那么大。”
农历二、七,是天台县街头镇集市日,四乡八村汇聚一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嘉图街大樟树脚土特产集散点,不少村民一溜儿摆开,正在售卖香榧。一问一答间,告诉我们香榧的品相和品质值得信赖。
天台县香榧种植历史悠久,现可追溯到晋朝。在该县街头镇九遮村东江自然村,长有一株树龄高达1600多年的榧树,胸围486厘米,树高22米,主干直立向天,枝叶苍翠欲滴,年年挂果产出100余斤。专家考证,这是台州市年龄最大的树木,因此被称为“晋朝遗老”。
日久天长,香榧种植的基因已融入天台村民的血脉里,坦头镇有一个古村落,就叫“榧树村”。调查数据表明,天台现有古榧树多120多株。行走乡野间,不经意间便会看到高大耸立的榧树。
香榧干果有着坚硬的果皮,大小如枣,核如橄榄,两头尖,呈椭圆形。果实富含植物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另外钙、铁、磷含量也比其他干果多。因为营养丰富,很受市民青睐,近年价格节节走高。
天台县林业局积极扶持,鼓励做大林果业,香榧就是其中之一。最近新晋省级林业乡土专家的吴武军就在平桥镇创旗村建起了800多亩的香榧基地。龙溪乡、街头镇、白鹤镇、石梁镇、坦头镇等地,也纷纷利用坡地资源种植香榧,陆续成林丰产。香榧树枝比较松脆,攀爬时容易折断,因此一架蜈蚣梯、一个竹篮、一把竹钩、几根绳子就是采摘的主要工具。
随着香榧的产量越来越大,天台香榧的产业链也越来越长,从种植到加工、包装、营销,天台林农精益求精,如“晞哲”牌香榧就喜获义乌森博会金奖。天台香榧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香味越来越浓,香气越飘越远。
一代代人接续努力、一株株香榧茁壮生长,香榧果变成了致富果。
(天台县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