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奋力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样板、打造生态发展新标杆。”“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扎实推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全力建设强富绿美新阳山,推动阳山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关于深入推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阳山提出意见、要求。
阳山县森林资源丰富,获评“中国绿色名县。”唐志光 摄
小切口,大思谋。一子落,满盘活,绿美阳山生态建设呈现新图景。
在阳山南岭瑶山瑶灵芝种植基地,种植户笑逐颜开:“今年灵芝实现大丰收,乡亲们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走进大崀镇松林村森林乡村,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秀美村庄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
一个个生动画面,汇成阳山全面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幸福“民生答卷”。2024年,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项部署在阳山落细落实、见行见效。由山到水,从乡村到城镇,阳山举全县之力打造生态名片,走出一条绿意盎然的发展道路,推动高质量发展“含绿量”更高、“含金量”更足,民生福祉更加“看得见摸得着”。
“绿美底色”持续厚植,完成林分优化及森林抚育9.3万亩
以绿兴城,城因绿美。
阳山县全县森林面积367.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3.5%。林地面积402.55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全省居首,是“中国绿色名县。”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何进一步厚植生态“底色”筑牢绿色屏障?
2024年,以绿美广东为引领,阳山全域推进增绿扩绿。“2024年,阳山县完成林分优化3.5万亩、森林抚育5.8万亩,到2027年完成林分优化8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至2035年完成林分优化15万亩、森林抚育20万亩,混交林比例到达60%以上......”翻阅阳山绿美建设工作任务总表,家底清、情况明,按照“三年一小变、五年一中变、2035年一大变”的时间节点,精准施策,举全县之力实现绿美生态建设“落地上图、按年推进、见行见效”,推动森林资源增量、生态增效、景观增色。
时下,寒冬料峭,在阳山贤令山林分优化点,一棵棵经精心抚育的树苗依然生机盎然。该林分优化点通过清除病死木、低质低效的纯松林,“换装”了铁冬青、火力楠等乡土树种,解决了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等问题。
植绿增绿、提质增效是提升森林质量的关键,是绿美阳山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到林分优化,“小”到油茶树种植,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过程中,阳山以“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为目标,通过抽针补阔、砍劣留优等森林抚育措施,选用优良珍贵乡土树种和枫香等彩叶树种,注重树种搭配,注重比例种植,实现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和林分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使森林结构更稳定。2024年全县完成林分优化及森林抚育9.3万亩。
绿美城乡环境显著优化,累计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1632个
“培土后要浇透水,把树苗种活种好”“树坑还得再挖深一点”.......在阳山江英镇南蛇头村路旁,村民群众正积极参与植树绿化美化行动。该镇全镇15个村委会主动认捐750颗“同心树”,齐心共建美丽家乡。放线挖坑、扶苗培土、踩土定植……在阳山秤架瑶族乡乡贤路,镇干部职工亦纷纷投身绿美建设,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近年来,阳山县积极践行“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抢抓时机开展植树造林,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在全县掀起造林绿化的热潮。2024年以来,全县组织开展以“我为家乡种棵树 绘就绿美阳山新画卷”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400多场,建成“青年林”“巾帼林”等各类主题林200多片,乡村植绿22.09万株,完成计划植绿的164.4%。
县镇村绿化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结合点。推窗见绿,出门见景,阳山着力打造“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提质”的全域绿美阳山,高质建设森林乡村、景观路等园林绿化精品,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
绿美的人居环境是农村的“面子”,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梯子”,更是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棋子”。阳山大力提升城乡绿美品质,着着力建设绿美县城、绿美圩镇、绿美乡村、绿美公路、绿美河湖,2024年全县建成美丽圩镇13条,打造河湖水岸绿化种植示范点2处,公路绿化提升524公里,建设公共休闲绿地138处、绿化景观路131条、绿化庭院112个、景观生态林35个,建设美丽庭院181户,建成蒲芦洲村“乡贤大道”、秤架村“月桂水岸”等示范点项目7个,全县79.1%的行政村已达到美丽宜居标准,累计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1632个。
放眼阳山大地,美丽生态重塑乡村,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青山绿水间,阳山充分挖掘培育乡村之美,千村千面,气象万千。全县13个乡镇串珠成链创建成“江山书卷·秦汉古风”阳城—青莲—杜步线、“湖光山色·诗画田园”大崀线、“天南峡谷、康养吾乡”岭背—秤架线等七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因地制宜,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化为生动实践。
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鸟类大熊猫”现身阳山
开展“清风行动”保护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4场次,林地的生产力和承载力有所提高,市内首次记录到“鸟中大熊猫”在阳山活动的珍贵影像……近年来,阳山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生态保护意识和举措持续提高。
坚持生态立县,阳山县持续强化生态建设,严格产业准入,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环境质量优良,生态发展底色越擦越亮,夯实了县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目前,全县共有7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稳定在32400公顷以上,为172种陆生脊椎动物和915种高等植物提供了本土化的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保护离不开法治建设的保驾护航。阳山不断丰富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深化执法监管,全面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工作方案、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等地方法规相继出台,不断筑牢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责任。
近两年,有着“鸟类大熊猫”别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东方白鹳相继亮相阳山,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因此也被称为湿地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鸟类大熊猫”接连在阳山发现,是绿美阳山生态建设持续向好的例证,展现了“中国绿色名县”的生态魅力。
公众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也是宣传见效的佐证。据阳山林业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近两年来,全县共接收9只受伤鸟类并对其做好妥善救治工作,群众参与救助野生小动物的案例比较多。紧扣绿美资源保护、绿美建设政策制度保障、绿美人文精神宣传培育等主题,阳山积极组织开展公众监测培训和科普宣教活动12场次,派发宣传资料5000余份。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多领域协同推进
“要从‘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从重数量、重规模、重建设向建管并重、生态惠民转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阳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研绿美生态建设时多次强调,绿美阳山生态建设要突出建设的实用性,统筹兼顾“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工作,做到可贴近、可展示、可获得,让示范点、古树公园等成为群众茶余饭后亲近自然、享受绿美成果的新场所,打造更多实实在在、接地气的生态景观,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是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牵引,也是关系广东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阳山深谙此理,聚焦“百千万村工程”,阳山扎实推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大力培育绿美富民产业体系、绿美幸福民生体系、绿美文明价值体系,推动绿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相得益彰。
青山远黛,近水如烟。走进省级“森林城镇”阳山岭背镇,沿着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可以漫步山塘古村落,或者在南岭水乡“舟”游青山绿水,抑或挑战“云端”的玻璃桥……优美的生态景致,为当地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青山绿水间,阳山各色生态项目次第开花,构建了“一核四区”新型城乡生态产业发展格局,县域产业优势各有侧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各得其法。2024年全县林业产值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增长率约为24%。
环境美,生态优,百姓乐。阳山以务实之举深入推进绿美阳山生态建设,持续答好“绿美答卷”。2024年全县绿化量质不断提升,“山上山下”植树造林4.1万亩,县城公园绿地面积共187.11公顷,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90.1%。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乡村美丽蝶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压茬推进,全县2077个自然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持续开展美丽乡村五级梯度创建。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体系的精神灵魂。以建设广东贤令山森林公园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为契机,阳山活化利用好阳山“绿色、红色、古色、特色”等资源,持续推动生态之美焕发文化魅力,重点推进文化景观点、自然教育板块、贤令芳踪文化教育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建设,提升绿美品质,强化康养文旅融合,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陶冶性情的同时,传承宝贵精神财富、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加快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性传播和创造性转化,创作以“寻国家公园之妙 赏阳山生态之美”为主题的摄影、绘画作品等绿色文创产品,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阳山故事。
(李纵 张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