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时报:浙江集体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强村富民 |
| ||||
聚焦“单家独户怎么办”,浙江省近年来积极探索集体林地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推动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道路。 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计流转林地860多万亩,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68万家,建成林业产业基地2000多万亩、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358个,落实资金6.36亿元开展林业共同富裕试点县和综合体建设,集体林地亩均产值达1361元。部分重点山区县农民收入的50%左右来自林业,58个集体林重点县农民来自林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500元。 以村集体为单元集中收储流转林地 浙江省依托“千万工程”建设,积极打造强有力的村集体,创建兴林富民示范村1092个。充分发挥村集体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农村林地资源和生产要素,集中收储流转林地,将农户林权折资入股到村级林业专业合作社,消除了村民直接面对市场的顾虑,提升了村民议价能力,降低了经营主体运营成本。 常山县按照“分散式输入,集中式输出”原则,对油茶等高附加值林地,由村集体与农户预先签订林地连片化流转意向书,再委托给第三方公司开展林地平整和林道规划,最后在林权流转收储平台上线,吸引社会投资。目前,该模式已促成林地流转15宗,面积1.12万亩,累计交易总额677万元,最高溢价率达200%。长兴县泗安镇师姑岗村回收整合闲置林地600余亩,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罗汉松精品园,促进村集体年均增收30万元,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 以股份合作为纽带促进规模经营 浙江省充分尊重基层群众首创精神,创新林业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将农户与村集体或合作社、企业联合起来,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安吉县开展毛竹股份合作制,引导农民以毛竹资源入股,建立毛竹股份合作社119个,形成按股分红的经济体,实现经营收益提高20%。庆元县推出国乡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国资公司收储集体和农民的林地或商品林,依托国有林场负责运营,农户以山林经营权占股40%,国资公司三年一次按公益林补偿标准预付分红,到期后农户按“多付不还、少付补偿”获取收益。开化县深化“保底+分红”林地股份合作流转经营模式,桐村镇门村3580亩农户山场,获得林地租金375.9万元、林木流转款604.2万元、股份分红248万元。 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强村富民平台 浙江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搭建直面市场、服务经营主体、增加林农收入的集体林改“一股份两平台”。建立林权流转收储平台和林权交易平台,将分散闲置的林业资源资产集中起来,开展林权评估、收储、流转、担保、交易等一体化服务,保障集体和农民长期稳定的收益增长。 龙泉市迭代打造“益林共富”场景应用,推出林业建设与发展整体画像、产业中心平台和绿色金融平台,统筹全市220家竹木企业、11家林业合作社与大户、15个相关政府部门数据,为各类主体提供智能选地、林地评估、产业信息、碳汇评估、林企宣传等多方面服务。 常山县探索建立林事服务中心,搭建“U林事”数字平台,农户或经营主体通过手机端“一键下达”订单,中心通过管理端“一键受单、一键派单”,提供覆盖劳务、林机、农资、展销、信息等林业全产业链服务。该中心拥有专业化水准的劳务队伍23支,人数达600余名。 以用地要素保障为试点吸引资本上山入林 浙江省实行用地要素保障机制,推进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林业标准地,减轻社会资本前期投资压力。对全省林道建设统一规划,2021—2030年拟新建林道1万公里,改建林道1万公里,林道密度从每公顷14.3米提高至15.8米,省级财政对山区县林道新建每公里补助20万元,改建每公里补助10万元。 同时,以工业、农业标准地为参考,开展林业标准地建设。淳安县推出有路、有房、有水、有轨、有网、有电、有眼“七有”林业标准地做法,全县已完成一期14个林业标准地建设,总面积1.1万亩,吸引社会主体16个,年均新增资本投入2000余万元。 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壮大经营主体 浙江省各市县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森林食品、竹木制造、木本粮油等特色林业产业,培育林业规模经营主体,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帮扶工程,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复合经营新模式。全省建成“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帮扶基地500个,总面积超15万亩,从事林下经济的人数达107万人。 龙泉市引导竹木产业规范化经营,补助资金6400万元,推进38万亩竹林开展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6家竹木电商企业跻身全国销售前十。淳安县累计发展林下中药材15万亩,淳北5个乡镇70%的规模经营主体从事林下中药材种植。 开化县引入种植经营仿野生铁皮石斛企业,带领林业大户经营3000余亩公益林林下空间,年销售达5000万余元,盈利2000万元。临安区发展山核桃特色经济林,制定种植规划和采收技术规程,引导规模经营主体逐步扩大生产,年产量1.5万吨,面积、产量、加工和效益均居全国首位,涌现出中国坚果炒货食品城、白牛电商基地等新业态。 以林农共同富裕为目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浙江省努力把“七山”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6个林业共同富裕试点县和16个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建设,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林农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 常山县芳村镇紧扣本土油茶优势产业,打造“产业带头人+基地+农户”共赢模式。政府引导从13个村流转3000多亩山地,由企业统一运营,全年累计发放村民工资100余万元,帮助零散油茶种植户代加工油茶2万余公斤,80余户户均增收3200余元。 临安区昌化镇构建“政府+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联结机制,政府引导打造森林康养、林下中药材种植、森林食品和生态文化体验综合体,解决长工期就业30余人,带动周边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1万亩,为当地低收入农户增加收益200余万元。 (中国绿色时报 梅运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