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从二十四节气走向生物多样性未来 |
| ||||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上城区以林长制工作为牵引,结合宋韵文化和城市物种资源,挖掘城市生态文化,推出生物多样性二十四节气系列体验活动,让公众在家门口感受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的同时,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目前,已完成立春播种、惊蛰探趣、清明寻野、小满观鸟等生物多样性节气体验系列活动。通过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生物多样性,让公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城市生态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推动形成人与城市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开辟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径。《杭州市上城区以二十四节气为载体开辟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径》被评为全国、全省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案例。 上城区以二十四节气为纽带,将宋韵文化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度融合,创新推出“线上科普+线下体验”主题活动。通过系统梳理节气物候规律与物种迁徙特征,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可量化、可体验的节气主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品牌。全年举办24场活动吸引参与人次破万,建成2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培育1.4万名绿色志愿者,形成传统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的模式。在“六长联动”机制协同推动下,上城区创新开辟生物多样性公众参与新路径。 在以传统文化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线上通过以科普七十二候、二十四花信风等知识为切入点,推出宋画中的生物多样性、跟着《诗经》识野菜等专题,赓续传统文化生态基因;线下根据季节和物候开展主题活动,如春季农耕体验、夏夜萤火虫观测、秋季中草药辨识、冬季观鸟等。 在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方面,联动政府部门与街道社区,打造生物多样性友好细胞、建成生态廊桥、社区公园等,具有生态保护、互动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生境,为公众搭建起沉浸式参与平台。 在多方协同强机制方面,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及环保组织资源,依托“志愿浙江”等平台构建全民参与体系,依托“六长联动”凝聚治理合力,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生态保护新路径。 上城区以节气文化唤醒生态认知,用多元场景激活参与热情,借志愿体系凝聚保护合力,将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巧妙结合,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城分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