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持续发挥林长制作用 加快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省各地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总林长会议精神,持续发挥林长制作用,有力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一、高位引领强化林长履职质效 各级林长持续发挥牵头抓总、统筹推进、攻坚破难的引领作用,认真落实“五个一”的林长履职要求,压紧压实保护管理责任,不断提升林长履职质效。一是全面部署林长制先行示范。省双总林长主持召开省级总林长会议,研究部署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护林治林美林用林;签发年度1号省总林长令,部署实施林长治林、人才强林、改革兴林、严格护林、科学育林、精准用林。市县两级林长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发布总林长令104份,巡林2000余次,有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二是高位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省总林长先后5次批示研究部署林改工作,通过印发实施方案,签发2号总林长令,召开现场会,清单化推进改革试点和集成改革模式等方式,系统推进林改工作走深走实。全省林业总产值预计达7000亿元,集体林亩均产值136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三是标本兼治推进督察审计问题整改。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国家林草专项审计发现问题,对照省总林长“认真整改,标本兼治,构建长效机制”批示要求,成立领导小组狠抓整改落实,严格督查督办夯实整改质量,研究出台各类制度14份,审计署发现47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整改,顺利通过审计署针对整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四是挂钩联系化解急难问题。持续深化林长挂钩联系制度,各级林长聚焦林业重难点问题,多维度推进、清单化落实、闭环式管理,有效打通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和堵点。全省市县两级林长挂联重点事项358项,其中重点问题220项、重大项目118项、重要改革20项,销号率达100%。 二、创新机制凝聚共保联治合力 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林长制工作机制,不断深化部门和区域协同合作,联保共治的工作合力得到加强。一是联动强化林长制工作监督评议。省人大常委会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并将林长履职尽责情况以及森林草地湿地面积、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要指标纳入监督评价体系,作为各级政府述职和人大监督评议重要内容。二是区域协同构筑安全屏障。稳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沪苏浙皖林业部门联合共建长三角长江生态廊道,浙皖六县市区人大共同签署跨区域联动监督林长制工作协作协议,环太湖六市林长办共同签署联合林长制合作备忘录。三是绿色奖补放大共富效应。省财政厅出台新一轮绿色财政奖补制度,建立健全森林植被碳储量财政奖惩、森林质量财政奖惩、提高公益林分类补偿、完善湿地生态补偿等制度。全国首创森林植被碳储量财政奖惩制度,明确年度森林植被碳储量新增5万吨以上的地区,每比上年增加或减少1万吨,奖励或扣减10万元。四是生态警务构建林区警长履职平台。省公安厅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构建生态共治基层联动体系,全省在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复杂地区建设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215个,成为林长警长履职主战场。健全省市县三级生态行刑共治架构,建成共治中心99个,推动基层林业和公安部门从“联勤”走向“共治”。 三、固本强基提升源头管理水平 各地始终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林长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林业站和护林员“两大建设”,落实林长制考核基层减负要求,加快补齐源头管理短板。一是林业站标准化建设提质扩面。全省林业站和林长办基本实现一体化,恢复乡镇林业站15个,增挂乡镇林业站牌子96个。联合林业院校打造基层林技人员定向委培平台,累计定向培养输送297名本科学历林业新型人才。二是护林员管护“四率”稳步提升。修订印发《浙江省护林员管理办法》,顶层解决护林员“聘、管、用”问题。联合省财政厅制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护林员装备配备率和保险购买率均达100%。全省共设立护林员1.7万名,巡护总里程约2800万公里,年度有效报告事件700余件。三是落实林长制考核减负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和精简优化考核有关精神,对标国家林长制考核要求,优化完善考核办法和评分细则,最小颗粒度指标从25项精简至16项,迭代升级“林长智治”应用平台,实施无感无形无痕考核评价,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确保重点工作落实到位。 四、各方参与营造爱绿兴绿氛围 各地不断加强林长制宣传推广,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加快拓展林长的“朋友圈”,全社会爱绿兴绿的氛围更加浓厚。一是特色林长凝聚共识合力。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创新青年林长、科技林长、华侨林长、富民林长等特色林长机制,为社会力量参与林长制建设提供制度接口。二是宣传报道强化舆论引导。积极总结全省林长制举措成效,全年获国家局简报录用信息4篇,在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林长制相关新闻111篇,编发林长制工作专辑12期,制作发布宣传片《强化林长制推深做实 推进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广泛宣传全省林长制工作亮点。三是科普载体释放共享活力。鼓励引导全省各地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特色优势,发展林长制科普载体。杭州市建立公益诉讼固碳增汇林基地,舟山市打造林长制科普长廊,东阳市增设林长制主题公园,结合重要节点营造共建共享林长制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