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国内外动态
 
     
 
 

云南文山:林下“土特产”扩宽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5-03-2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号: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凭借独特自然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森林土地资源潜力,推动形成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种植、品牌化建设格局,通过多种举措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保护、林草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文山州利用林地发展林下经济总产值达58.74亿元。

  挖掘“土”资源。文山州推动“林地资源+乡土产业”有机结合,科学规划集体林业资源利用方式、途径、强度及产业布局,切实提高林地综合效率和产出率。积极盘活闲置林地资源,出台《文山州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升林地、土地资源利用率及林地精细化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壮大以林药、林菌、林禽、林畜、林花为主的本土林下经济产品种植,利用林下物种互作与林下生境相耦合原理,在树下种植三七、草果、砂仁、石斛、重楼、黄精等“土”作物,实行复合经营,做到以林促草、以草养林、林草双收,实现良性循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砂仁、滇黄精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一。

  做好“特”文章。文山州强化党建引领,与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签署党建共建协议,组建林下经济专家技术团队,以“八角林下特色经济作物复合经营技术推广示范”“草果丰产栽培经营管理示范”等林草科技推广示范项目为重要抓手,全面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和生产技术培训。引进云南云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七丹药业等8家本地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融合方式,实施林下经济品牌振兴计划,实行统一品牌包装、产品标识、质量标准和宣传口径,强化品牌运营,扩大文山特产影响力。研发出三七汽锅鸡、石斛鸡、石斛酒等涵盖美食、护肤、养生的衍生产品50余个,实现营业收入1300余万元。

  提升“产”效益。文山州构建“森林+林草、林药、林菌、林畜、林禽、林旅”多重产业模式,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让群众实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林下种植产业方面,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优势,种植三七、石斛、重楼、草果、滇黄精、板蓝根等林下基地面积55.25万亩,年产值14.81亿元。林下养殖产业方面,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发展林虫(蜂)、林畜、林禽面积100.48万亩,产值3.48亿元。林下采集加工产业方面,利用林下产业的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产品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年产值7.74亿元。森林康养旅居产业方面,发挥林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建设森林康养、湿地旅游、草原旅游基地,旅游综合收入32.71亿元。目前,全州发展林下经济企业17个;建成林下经济合作社181个,覆盖农民人数1.61万人,受益林下经济群众36.2万人。

  下一步,文山州将坚持生态与产业两手抓,盘活森林资源,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推动林产业向精、深、优方向发展,延伸林业产业链,探索林下种养绿色发展之路。

(韦荣彪)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