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普陀区东港街道沈院深处,一处施工现场正建设火热,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兼具科普和休闲功能与一体的城市小型植物园。
在施工现场,园林工人正在精心栽种珍贵的普陀鹅耳枥。大家细心地将苗木扶起并仔细确认角度朝向,确保其在生长过程中能呈现最好的姿态供游人欣赏。普陀鹅耳枥是舟山市最具地域特色的一个树种,其原生母树全世界仅有一株,就在普陀区,树龄250余年,被誉为“地球独子”。在植物园内,除了普陀鹅耳枥外,还荟萃了普陀樟、舟山新木姜子、铁冬青、厚皮香等许多乡土植物和其他知名景观树种,一起构建起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错落有致的立体生态系统。
在植物园建设前,建设单位还前往杭州、上海等优秀植物园参观学习和调研借鉴。经过反复推敲形成的最终设计方案,既汲取了传统园林的造景精髓,又深植普陀地域文化基因,春赏樱花绣球的粉云叠翠,秋观红叶漫山的层林尽染,四季更迭中绿化景观将呈现移步换景的奇妙变化。
该植物园于今年1月开工,总占地面积约为10公顷。建成后,这里不仅将成为市民休闲新去处,更将承担起自然教育的社会责任,让每株草木都成为讲述海岛生态故事的“活教材”。
(舟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普陀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