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地理·中国》栏目播出《江郎幻境》
央视《地理·中国》系列节目《山巅奇景》聚焦江郎山和江郎书院,在央视平台播出系列节目。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位于衢州江山市,江郎山丹霞地貌不仅集奇、险、陡、峻于三石,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茫、林木叠翠,其中江郎山的丹霞地貌以三爿石峰丛、一线天巷谷和三爿石构成的丹霞石墙最具特色。在三爿石的北麓,有一座江郎书院,它位于三爿石山脚下,从周边的村落到达这里,需要走几千米的山路,在尚未修建台阶的古代,可以想象学子求学之路的艰辛与不易。
央视节目的播出带领大众领略江郎山的自然瑰宝,感受江郎书院的历史,加大了对江郎山世界自然遗产的关注度,提高了江郎山的知名度和名誉度。(童雨馨)
丽水青田油茶古法榨油微型设备首次亮相
青田油茶古法榨油微型设备首次开榨体验活动近日在丽水市青田县王华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举行。合作社负责人王德华创新推出的缩小版古法榨油设备,在此次活动中首次亮相。
青田传统榨油形式最先进、出油率最高的是油车榨油技艺,榨出的山茶油能最大程度保留山茶油风味,深受大众喜爱。2008年,青田传统的榨油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的古法榨油设备尺寸通常很大,因此微型古法榨油设备的推出,为非遗榨油技艺的广泛传播传承提供新的推动力,微型古法榨油设备为青田油茶文化的传播增添了新动能,让人们与非遗传承的距离变得更近。(蒋鑫怡 杨子叶)
国保”琵鹭来绍兴上虞做客了
近日,绍兴市上虞区野鸟保护者协会会长邱忠海在虞北世纪新丘的大塘里目睹了一群琵鹭觅食的情景,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这些“贵客”每年都会来这里过冬,已经成为虞北海涂的一道迷人风景,也是“美丽上虞”一张重要的生态名片。
每年10月—次年3月,作为杭州湾湿地重要组成部分的上虞海涂,是大量候鸟停歇、觅食的中转站。据上虞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最新开展的陆生野生动物本底调查数据显示,在上虞共记录到鸟类数量27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白颈长尾雉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半蹼鹬、阔嘴鹬、短尾鸦雀、震旦鸦雀等48种。(苏紫瑶 章庭)
湖州出台全国首个“以竹代塑”产品分类分级评价地方性标准
《以竹代塑产品分类分级评价》近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属于政府组织牵头制定的全国首个以竹代塑领域的地方性标准。作为全球首个针对“以竹代塑”产品的分类分级标准,该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将为全球低碳发展和塑料污染治理注入“中国智慧”。
标准基于“以竹代塑”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实际,围绕产品应对塑料污染和替代利用,开创性地构建了替代减排率、材料替代率和产品更新比例三类评价指标,提出30种典型产品的分级评价参数和效应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科学确定指标权重和分级评价方法,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以竹代塑”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变,促进竹资源的生态价值转换。(邹小强 吴盈)
平湖市陆生动物本底再更新
为进一步摸清陆生生物关键保护物种“家底”,充实和更新生物多样性本底数据,自2023年9月起,在平湖市林业局的牵头下,一支由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技术专家组建的150余人的项目团队,历时1年,用脚步丈量山山水水、用相机记录鸟兽虫鱼,最终形成了平湖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成果。
调查共记录平湖市各类陆生脊椎动物347种,其中两栖类12种、爬行类22种、鸟类299种、兽类14种,物种资源总数占整个嘉兴市的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嘉兴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同时,“明星”物种不断涌现,重点保护陆生动物105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56种,不乏黄嘴白鹭、黄胸鹀、红翅绿鸠等“国宝级”物种。(吴恋)
温州认定首批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无疫情村
温州近日开展2024年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无疫情村查定工作,认定首批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无疫情村99个,分布在瑞安、永嘉、泰顺、苍南、平阳和文成6地,涉及33个乡镇(街道)。
此次认定工作依据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局相关文件,由连续两年实现无疫情的行政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近两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普查结果进行审核查定,最后由市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名单,并报省林业局备案。该批无疫情村的认定,标志着温州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胜利,为下阶段继续推进林业有害生物“清零一块、守住一块,连点成片、连片成面”打下良好基础。(郑静 陈炎 谢超然)
金华浦江为7400株松树打上1.9万瓶“疫苗”
浦江县林业局近日部署开展2025年度松材线虫病树干注药预防作业,可保障该批松树在2—3年内免受松材线虫病原侵染,从而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为持续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县森检站科学制定防治计划、统筹药剂调配和调度施工进度,严格把控打孔高度、打孔数目和注药剂量,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打孔注药的技术规程进行施工。此次作业涉及5个乡镇(街道),总面积1700余亩。截至目前,已完成打孔注药1.9万瓶,保护松科植物7400多株,其中古松树67株。下一步,浦江县将紧跟省、市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步伐,加强对松材线虫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防控意识,筑牢全县生态安全屏障。(郑燕颖)
首次野外放归!杭州临安这些“小可爱”回来了
近日,杭州临安放归30只濒危物种阳彩臂金龟幼虫,这是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举行野外放归阳彩臂金龟试验活动。2024年,在清凉峰保护区获得4只阳彩臂金龟雌性成虫,通过浙江自然博物院实验室开展人工繁育试验,共获得70只阳彩臂金龟幼虫。经过系列筛选,30只健康、合格的幼虫达到此次放归条件。
放归以后,清凉峰管理局将对幼虫开展后续监测和管理,每月进行巡查,预计2026年这些幼虫将会化蛹,成长为成虫。近年来,清凉峰管理局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先后开展了阳彩臂金龟种群监测、栖息地调查、种群扩散研究等工作。此次野放试验是阳彩臂金龟从实验室转至室外的一次全新尝试,为该物种保护提供重要依据。(朱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