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安吉县大力推动竹林碳汇改革 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5-04-1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考察时提及:“我在浙江工作时去过竹乡安吉,竹子加工做得很好,你们可以去看看”。安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好竹文章”的殷切嘱托,聚焦“绿色发展”“双碳攻坚”“共同富裕”等时代主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县域87万亩毛竹林资源,找准生态产品定位,探索价值实现路径,创新竹林碳汇改革,推进农民组织方式、经营服务流程、收益分配机制重塑,数字赋能大规模推动碳汇产业化,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竹林生态和经济正向可持续循环,让“资源从农民手中来、效益回到农民手中去”,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共富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径。

四个举措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以绿色金融赋能集中收储实现资源提前变现。首创林业碳汇资源收储机制,按照“统一经营、按股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营模式,组建118个毛竹股份制专业合作社,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原则推动分散农户的竹林资源统一折股加入村专业合作社,县“两山合作社”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融资超百亿的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集中收储,“借鸡生蛋”推动生态资源变生态资本,从而推动全县竹林经营权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实现毛竹林从分散式到规模化经营,农民手中竹林资源提前变现。目前,累计流转竹林84万余亩。县“两山合作社”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融资超百亿的竹产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支付流转金75.59亿元。

  以碳汇项目开发引领县域竹林转型经营。在全县完成竹林统一收储基础上,建立“两山公司+合作社+专业队伍”的生产服务平台,县“两山合作社”统筹经营、调度和考核,全链代理服务碳汇生产、监测、认证、核证、交易。建立区域人员共享机制,委托合作社吸纳辖区内闲散劳动力或者社会人员自主统一经营或直接通过招投标形式购买社会化服务统一经营,同步推进“农户+竹材分解+公司”的生产模式,配置竹材分解点,创新推出“订单林业”。建立竹林碳汇项目数字经营档案,按照分类碳汇经营要求,主要有退化修复、持续经营、高效培育3种类型,对于列入实施抛荒退化竹林修复计划的,给予项目资金专项补助。区域性统筹竹子原料下山路径,科学配置林道、索道、轨道等运输单元。依托竹林碳汇数字系统自动发布生产任务指令及时开展碳汇经营,相关数据实时回传系统。截至目前,完成竹林碳汇核证面积4.92万亩,生态环境厅减排量备案14.18万吨,累计23家企业购买碳汇2.5万吨,交易额173万元,向杭州亚组委捐赠碳汇2.1万吨。

  以响应“以竹代塑”倡议推动竹产业二次振兴。围绕国家“以竹代塑”倡议,推动竹制品产业升级,设立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出台《加快推进安吉县竹产业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吉县以竹代塑工作方案》《安吉县以竹代塑新材料采购奖补办法》等系列政策,大力实施竹制品“六进工程”,全面推广“以竹代塑”;同时,加快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和竹产业共富小微产业园建设,打造以全竹循环利用、竹质新材料研发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高能级产业集聚区,并引导企业强强联合、改制上市。

  以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推动强村富民。创新“两入股三收益”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国企+合作社+林农”共同富裕共同体。林权统一收储后,林权流转金转化为共富股本金,投资于可增值、有收益的经营性项目,林农获得林地流转租金和参与林地经营的薪金两项收入,还可与村集体按照1∶2的比例获取投资分红。同时,国企可获得融资支持,全面激活发展动能,做大做强优质资产,反哺林农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多条路径 实现生态价值转化

  实现林地资源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通过林权制度改革,破解了合作社规范化经营难题,为强村富民公司项目投资等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推进退化竹林修复,大大提升生态效益。截至目前,已推动全县167个行政村5.1万户林农、84万余亩竹林资源入股合作社,全面推进县域内22万亩退化竹林修复工作,累计吸引各类投资16.9亿元,村集体收益达2300万元。

  实现竹制产业从企业“制造”到企业“智造”的转变。依托国家竹产业研究院平台,开展“以竹代塑”产学研合作项目,提高竹企业科创能力。通过举办国际“以竹代塑”创新大会等活动,提升安吉“以竹代塑”品牌影响力。目前,安吉“以竹代塑”产品已涉及3000余种类,在住宿、餐饮、商超、农贸市场、医药、快递等行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并远销东南亚、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全县竹产业产值达180亿元,同比增长8.65%,带动农户就业增收8500余万元。

  实现生态价值从单一路径到多元增值的转变。碳汇改革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增加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企业降本、农户增收的新发展格局。截至目前,竹林碳汇直接受益人群达17.15万林农,占县域农户75%,全县119个村竹林资产均超千万元,造就38个亿元村、5000万—9000万元村42个,村集体年均增收85万元,户均增收4000余元。

贯彻落实 打造碳汇改革样板

  竹林碳汇改革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重要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推进碳中和的有效实现路径。竹林碳汇改革基于碳汇生产、收储、交易等环节进行制度设计,重点解决“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的难点,推动强村富民和产业转型。

  安吉县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竹林“碳库”重要作用,启动林业碳汇综合改革,聚焦林业研究、固碳、金融等领域,建立集“林地流转—碳汇收储—基地经营—平台交易—收益反哺”为一体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巩固提升竹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形成一条“林业增汇”“农民增收”的创收路径,为其他地区提供了重要范例。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