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的《最美的“鹬”见(上)》一文,主要讲了跟宁波的鸻鹬(héngyù)辨识有关的事情。这里,我们接着讲一些具有故事性的事儿。
“水鸟模特”套了彩色脚环
观鸟、拍鸟除了能发现本地鸟类新记录,有时还会看到被环志的鸟。2008年早秋,正是候鸟南迁逐渐增多的时节。我和李超来到慈溪的杭州湾湿地拍水鸟。我们把车停在一个有芦苇荡的浅水塘边,然后躲在车里静候水鸟的靠近。
没多久,远处的黑翅长脚鹬、白腰草鹬、红颈滨鹬等候鸟都走了过来。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鸟都已经是拍过多次的“菜鸟”,本来兴趣并不大。谁知,李超突然喊了声:“戴脚环的黑翅长脚鹬!”果然,一只身材高挑、步态优雅的黑翅长脚鹬在不远处的水边“闲庭信步”,通过“大炮”的清晰视野,我们赫然看到它的脚上套了多个彩色脚环。哇,这是被环志的鸟!这下我也来劲了,虽然那时我已经拍到过近250种野生鸟类,但有环志的鸟还是第一回见到!
漂亮的黑翅长脚鹬有着一双鲜红的长腿,被称为水鸟中的“模特儿”。眼前的这只,两条腿上都套着脚环,其中两个脚环都是蓝白相间,而另3个脚环分别是橙色、绿色与灰色。“难道它在不同的地方被捕捉并环志过?”我和李超都疑惑不解。
后来,我们把图片传到了浙江野鸟会网站的观鸟论坛上。“黑皮”看到了以后说,这是来自台湾的环志,而且是一次性套上去的,其目的是为了辨认不同的环志个体、环志时间等信息。
热心的“黑皮”随即联系上了台湾的相关水鸟研究机构,最后确认这只黑翅长脚鹬是被台南昆山科技大学的翁义聪老师环志的。“黑皮”说,近年来翁老师环志过许多黑翅长脚鹬,其中不少在日本、韩国、上海、香港等地都有回收记录。
为了研究鸟类迁徙、活动的规律,很多国家与地区都采用给野鸟佩戴彩色脚环的方法(即“环志”)来跟踪鸟的走向,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脚环的颜色组合都不一样。不过,被环志的鸟毕竟是极少数,再考虑到长途迁徙中的死亡率,就不难想象,要在野外看到一只被环志的鸟是多么不容易!因此,观鸟爱好者都称发现被环志的鸟是“中奖”了,而且会马上向相关专业机构报告,以利于科学研究。
鹬蟹相争 洗洗再吃
据《战国策》记载,苏代借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寓言,成功劝说赵王不要伐燕: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我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古人一定见过鹬蚌相争的场景,因为这是符合一些种类的鹬的习性的,完全真实可信。我虽未见过“鹬蚌相争”,但拍到过“鹬蟹相争”的有趣场景。
有一年深秋,在温州的海边,潮水刚刚退去之时,滩涂上有很多小螃蟹、弹涂鱼。众多水鸟蜂拥而至,来到泥滩上“赶海”觅食,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盛宴。我静静地坐在海塘下的石头上,架好了“大炮”等待水鸟的靠近。滩涂上鸟不少,那些喜欢低头猛跑,然后突然停下来吃点东西的小家伙是环颈鸻,那些总把像筷子一样细长的喙插到泥里的,是黑尾塍鹬、中杓鹬、白腰杓鹬等鸟儿。
后来,我注意到不远处有只灰尾飘鹬在奔跑,它的嘴里衔着一只裹满了烂泥的小螃蟹,这螃蟹也不是省油的灯,正晃动着大鳌作垂死挣扎。这只灰尾飘鹬一直往前跑,我正奇怪它为什么不赶紧享受这到嘴的美食呢,却见它在一个小水坑边停了下来,然后伸嘴将螃蟹在水里使劲甩啊甩,哦,原来它是在洗螃蟹呢!
相机的快门一阵连响,多张图片像动画片一样连续记录了这一幕。这灰尾飘鹬把螃蟹洗了好几秒钟,几乎把小螃蟹的脚都弄掉了,才一口将其囫囵吞下。这时我才明白,它这样洗螃蟹,实乃一举两得,一是洗掉烂泥,二是甩掉螃蟹的鳌与脚以便于吞咽。好聪明的家伙!
不过,我在这里要顺便吐槽一下。因为我在某著名搜索引擎的“百科词条”上惊讶地看到,在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相配套的漫画上,竟赫然画了一只鹭在与河蚌相争!这简直让人哭笑不得,看来现代某些人的创作态度实在有愧于古人啊!
风中有朵鸟做的云
除了长嘴剑鸻、灰头麦鸡等少数鸟种之外,宁波境内的绝大多数的鸻鹬都出现在海边或者近海湿地。长嘴剑鸻喜欢多石头的水边环境,我曾经于4月在章水镇的四明山脚下的溪流中见到一对,它们在溪边石滩上求偶、繁殖。灰头麦鸡则是本地的罕见夏候鸟,也会在远离海岸的内陆湿地繁殖。
所以,想要欣赏水鸟的“视觉盛宴”,必须到海边去,尤其是在春秋迁徙高峰时节。2010年10月,在慈溪海边,我们有幸欣赏到了形状不断变幻的“鸟云”,那景象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傍晚,海风猎猎,吹得正紧。原本在海涂上觅食的成千上万的鸻鹬,越过海塘,飞到附近的半干的水塘栖息过夜。那里的水塘星罗棋布,我们站在如阡陌纵横的塘与塘之间的泥路上,远远看到一团又一团的“鸟云”从北边飞来。当某朵“云”经过头顶的低空时,我清晰地听到了无数翅膀在空气中振动的“飒飒”声,尽管这声音让人心旷神怡,我们却不敢抬头张嘴看,万一有鸟粪飘落可就尴尬啦!
到了一个有足球场那么大的半干水塘上空,几朵小小的“鸟云”合并为一朵云。此时此刻,橙红的夕阳缓缓下坠,无数的水鸟在水塘上空盘旋、翻飞,变幻出各种形状:时而像一列火车驶过天际,时而像一只乌龟在慢慢爬行,时而又像一条长蛇在扭动,时而如一条鱼在摆尾,而落日竟正好成了这条“鱼”的眼睛!最奇妙的,我曾抓拍到一个瞬间,狂舞的鸟群竟组合成了宛如国家体育馆“鸟巢”的模样!最最奇妙的,它们还曾飞出了一个完美的“心”形!这是什么样的天地造化啊,没有见过的人又怎么能体会这自然之大美。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暮色四合,鸟儿们的风中之舞逐渐放缓了节奏。不知何时,它们都已落地,于是那些半干水塘的旱地上密密麻麻停满了鸟儿,犹如沙场秋点兵,整齐、安静,甚至有点严肃。仔细一看,这些鸟绝大部分都是黑腹滨鹬、红颈滨鹬、环颈鸻等小型水鸟。它们静默地站着,当长夜隐去,次日的朝阳喷薄而出,它们又将化成天边的云。
(本文选自《云中的风铃:宁波野鸟传奇》,宁波出版社,2017年11月第一版,选用时略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