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暮春,杭州吴山东岳庙内两株树龄逾500年的明代古楸树迎来盛花期。淡粉色花穗如云似雾垂落青瓦飞檐,层层叠叠的花冠在一片绿意中焕发令人惊艳的美丽,引得无数市民游客驻足拍摄。东岳庙内古楸树种植与生长,离不开吴山的佛教文化,自古吴山就有“七十二庙”的说法,庙宇禅寺参差于古木下。相传两株楸树的种子,便是殿内僧人种下,以思念故乡。东岳庙始建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庙已经后人全面翻新,唯庙内这对古楸树,用年轮昭示着这座庙宇的深厚历史底蕴。这对2015年被评委“杭州市最美古树”的夫妻楸,正以蓬勃生机见证杭州“古树+”保护模式的创新实践。
科技守魂:古树诊疗档案里的城市温度
三年前,两棵古楸树面临生长环境有限,支撑抱箍陈旧、距离古树过近报,且树身基部出现部分腐烂、生长势略有回缩等问题,亟待进行进一步复壮保护。2023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下拨专项资金,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凤凰山管理处启动这两棵楸树的复壮保护工程项目。通过重新加固和调整支撑管距离,进一步强化对树体的支撑;通过用软质橡胶垫进行支撑抱箍和树体之间的隔垫,加强对树皮和树体营养水分输送的保护。对土壤的改良上,将古树投影范围内的石板全部拆除改为设有透气孔的透气铺装,增强下层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并将复壮基质、有机菌肥与原始土壤进行拌和,提升土壤肥力。更配置了白蚁自动化监测预警控制系统,之恋智慧园林古树名木管理保护子平台。依托智慧园林平台,古楸树已建立数字化档案,实时监测生长状态,确保“千年绿韵”永续绵延。
文脉新生:楸花深处的历史密码
楸影斑驳的庙墙前,吴山可揽胜City Walk探索之旅正在接近尾声。小朋友们聆听着关于这两棵古树的保护和文化故事,回顾着“楸树高花欲插天,暖风迟日共茫然”等关于楸的古诗词,动手制作楸叶植物书签。在系列活动中感受古树文脉的生态和文化魅力。
生态共守:最美楸树的认建认养
今年3月10日,杭州城区义务植树护绿服务中心、西湖风景名胜区慈善总会、凤凰山管理处携手兴耀集团共同认养这对夫妻古楸树,通过捐赠认养,不仅实现对自然遗产的保护,更实现“生态+文化+品牌”的多赢。自此,这对古楸树有了“专属守护人”,它们的繁花似锦也将在一代代人的守护中历久弥新。
从单纯保护到价值再生,杭州正在书写古树“活态传承”新范式。后续,杭州将结合文物保护单位内古树名木city walk线路,继续开发“明楸寻踪”生态游线,让市民通过参与自然和文化研学游活动,续写人与古树相生相守的千年诗篇。
古树保护从不是简单的技术命题,而是关乎城市文明传承的哲学思考。杭州以科技为骨、文化铸魂、生态塑形,让年轮里的故事成为滋养现代生活的精神根系,这种将敬畏心转化为创造力的实践,或许正是“生态文明之都”的深层注脚。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