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玉环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人员在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水杉林鹭类繁殖区内监测到今年首批10余只黄嘴白鹭飞临筑巢繁殖。
自2022年4月,监测人员在水杉林区首次发现34只黄嘴白鹭集群筑巢,共筑巢15个,并于同年6月成功孵化出首批36只幼鸟。这一发现打破了黄嘴白鹭仅在近海无人岛屿繁殖的传统认知,成为浙江省内陆繁殖的首例。此后,该湿地从2022年至今连续观测到黄嘴白鹭繁殖活动。
黄嘴白鹭对栖息环境要求苛刻,需完整的食物链与隐蔽的营巢条件。漩门湾湿地通过涵养水源、修复滩涂与红树林,显著增加了鱼类、虾蟹等食物资源。2024年统计显示,湿地鸟类记录达31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2种,较2011年翻倍,印证了生态修复的成效。
据资料查证黄嘴白鹭全球种群仅2600-3400只,历史上因羽毛贸易濒临灭绝。漩门湾的成功案例为这一物种的恢复提供了关键支点。未来,湿地计划扩大监测范围,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探索人工辅助繁殖与栖息地扩容,目标是将黄嘴白鹭种群培育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稳定繁殖体。
黄嘴白鹭在玉环的稳定繁殖,是湿地生态修复与科学管理的标志性成果。通过林长制实现“保护-监测-科研-利用”闭环,不仅为全球濒危鸟类保护提供范例,更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未来需持续优化栖息地质量,深化跨区域联防联控,守护这一“生态晴雨表”物种的繁衍之路。
(玉环市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