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葳蕤,万物复苏,正值踏春好时节,也是鸟类最为活跃之际。近期,“打鸟”这一摄影圈术语引发了网络热议,平阳凭借其优越的鸟类栖息环境地和持续向好的生态环境治理,为“鸟片”创作提供了绝佳条件。
“打鸟”是摄影爱好者对远距离拍摄鸟类的一种形象称呼。由于鸟类体型较小又十分机敏,拍摄时需使用长焦镜头对焦,并耐心蹲守。整个过程如同“打靶”般考验技巧,故得此戏称。所以,“打鸟”并非字面意义上的伤害鸟类行为,而是一种通过镜头捕捉自然之美的艺术表达方式。
提到平阳的“打鸟”好去处,南麂列岛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下马鞍岛、小柴屿岛等岛屿是海鸟的重要繁殖栖息地,每年都会吸引黑脸琵鹭、黄嘴白鹭、黄胸鹀等珍稀鸟类驻足。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神话之鸟”的中华凤头燕鸥也在此处的人工招引地繁育栖息。2024年,就有2600余只大凤头燕鸥“慕名而来”,产蛋孵化1300窝,成为平阳生态保护成效的生动注脚。
鸟类不仅是湿地的常客,更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其种群数量和活动状态与当地生态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不少市民在家门口的湿地、公园就能享受到“打鸟”的乐趣。
家住昆阳镇的李先生是一位资深“打鸟”爱好者,他最常去的地点是家附近的凤湖公园。今年春节期间,他每日凌晨扛着“长枪大炮”,寻候太阳鸟的踪迹。“太阳鸟又称花蜜鸟,每只太阳鸟从头颈至肩背尾上,都呈现出不同的金属光泽,在阳光下闪耀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李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朝阳初上,“太阳鸟”在花丛中不停地扇动着短圆的小翅膀,轻捷地将长长的嘴伸进花蕊深处吸食花蜜,悬停倒吊身子的高难动作可与杂技演员相媲美,“别提多美了!”
当前正是候鸟迁徙与繁殖的季节,市民在观鸟及拍摄野生鸟类时,应注意与鸟类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大声喧哗、追逐鸟类和使用闪光灯等行为。同时,坚决抵制“诱拍”“棚拍”行为,禁止干扰鸟类正常繁殖,以免对鸟类的正常活动造成干扰,全力保护鸟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平阳县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