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国内外动态
 
     
 
 

复合型生态廊道变生态问题为发展机遇

 
 
发布日期:2025-05-1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字号: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黑河林场

复合型生态廊道变生态问题为发展机遇

  立夏时节,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黑河林场绿树如茵、花香四溢,处处生机勃勃。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国有林场,近年来,黑河林场通过恢复植被,配套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休闲旅游、户外徒步游步道等设施,将戈壁荒滩变成林地湿地,实现了森林、湿地、公园、果园、荒漠等生态板块有效连接,打造成集绿化造林、防风固沙、碳汇林储备、特色林果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廊道。

从改地适树到四季造林,从传统林场到生态景区,从林旅融合到碳汇生产,黑河林场走出了一条活力满满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创新生态建设模式

  2017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黑河西岸生态破坏问题被列入重点督查整改对象,修复和改善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首创改地适树。林场通过跨区域调配土方,在造林区域覆盖了厚达1米的种植层,累计覆土1800余万立方米,覆土面积高达3.8万亩。同时,依托地形特点,将6处废弃的石料坑改造为蓄水塘坝,总容量超过100万立方米,并敷设了长达1600公里的灌溉管网,采用管灌、滴灌、根区导灌,实现了精准灌溉。

  创新四季造林。林场开启四季造林模式,以春夏季造林为主、秋冬季造林为辅,年均造林效率提升40%。经过6年努力,黑河(甘州)段西岸共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累计栽植各类苗木2000余万株、地被花卉3410亩,苗木成活率高达92%。治理区域植被覆盖率从2018年的不足5%跃升至65%。

  一系列举措不仅助力甘州区营造林规模、质量和示范效应达到历史最好水平,还初步实现了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建绿洲的构想,也为林场的生态保护、多元化经营和试点林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服务设施体系

  近年来,面对资源稀缺的考验,黑河林场主动出击,积极与区、市、省级主管部门沟通对接,成功争取到扶贫援助、道路升级、造林补贴、森林抚育、管护设施改造等20多个项目支持。

  通过各个项目落地生根,林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功打造出2000亩林苗一体化示范区,扩建并优化了450亩保障性苗圃,培育了以优质杂果和精品梨为主的1000亩特色经济林基地。同时,林场还新建、改扩建并完善了13处国有林场管护站点,铺设了长达115公里的林区防火与康养道路,安装了4套智能防火监控系统,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林区管理与保护网络。

  运用链条式管理思维将项目有机整合,构建起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闭环系统。防火体系与道路建设的协同推进,显著降低了林区的火灾隐患。造林抚育与苗圃扩建项目的同步实施,进一步巩固了林场的森林资源根基。特色林果种植与休闲旅游项目的融合发展,激发了林场的产业活力。

  实施全链条管护

  面对造林面积广、管护难度大、管护资金不足等实际困难,林场坚持造林与管理并重、保护与抚育并举的原则,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管护模式。

  林场制订了季节性管护计划,明确了管护责任区域,建立健全了护林队伍,并配备了必要的护林设施,确保管护工作高质量推进。通过划段包干、分片养护的方式,林场工作人员逐段进行林木的灌水、除草、修枝、抹芽和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真正做到了精细化管护。

  在缺水区域,新建供水提灌站、疏浚渠系并进行林地节水改造,研发了“滴灌+覆膜”节水技术,使每棵苗木年均节水30%,极大地提高了新植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近几年,新植苗木成活率超过95%,保存率超过92%,造林成果显著。

  引进智能化“森林眼”监测系统,覆盖重点林区,实现了24小时火情动态监测。同时,林场与周边村社建立了联防机制,有效防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连续6年实现“零事故”,确保了林木资源安全。

  林场还通过“线上宣教+线下演练”双轨机制,年均开展防火培训3场次,覆盖周边村社300余人次,为高效管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构建产业新生态

  近年来,林场不断探索和实践“林旅融合+碳汇经济”发展模式,力求开辟出一条国有林场生态绿色转型的新路径。

  转型升级3A级黑河生态景区。通过修建林间栈道、设立露营基地、组织研学活动和承接大型体育赛事等活动,林场成功实现了生态变现,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万元。

  引进智慧林业监测系统。科学精准地测算林区碳汇储量,并依托科学造林、森林经营碳汇等项目,积极开展碳汇公益造林,不断提升碳汇增量。通过与张掖市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中心等机构合作,为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林场助力全市与西部碳汇公司达成首笔碳汇交易,收益400万元,开创了生态管护—碳汇生产—交易变现的绿色经济闭环。

  推出了碳汇研学游项目。游客在参与植树造林的过程中获得个人碳积分,并可兑换景区服务,不仅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还拓展了碳汇经济的应用场景。

  下一步,黑河林场将继续深化“林旅+”与“生态+”发展模式,通过“项目支撑+科技赋能+业态融合”的战略布局,持续丰富和壮大森林康养综合体建设。同时,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林场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让科技成为林场绿色转型的强劲引擎。

(蒲兴元 张玉杰)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