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
 
     
 
 

全市首个!农场主在龙游破圈自建“秸秆银行”

 
 
发布日期:2025-05-20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近日,位于詹家镇的龙游正伟家庭农场内,新落成的“龙游县省级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据市农林科学院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这是全市首个由家庭农场主自发建设、以蔬菜秸秆处理为主、可实现“原料到成品”闭环的秸秆收储中心。

  随着工作人员轻按遥控器,只见4-5米长的秸秆粉碎机轰鸣启动,整捆油菜秸秆经铲车送入履带,瞬间化作细碎。然后快速被运往前方的堆肥区,按照一定比例与畜禽粪便拌匀。

  “经过一个半月的发酵,就能完成堆肥,成为可以直接使用的有机肥,比原先两者单独发酵,直接省时三分之二以上。”农场主王正伟介绍,该收储中心日处理秸秆能力为30吨,预计年处理秸秆3000吨左右。

  王正伟是省内知名的蔬菜种植“土专家”,他的家庭农场也拥有全省“放心菜园”的美誉。他介绍,自家共有300多亩地,一年两季蔬菜会产生上千吨的秸秆,周边农户的田块也存在大量秸秆。以往,它们只是被堆在田间等待自然腐烂,不仅耗时长,还可能会污染空气和水源。所以,将秸秆“变废为宝”是王正伟一直想做的事情。

  “目前,油菜秸秆由政府以200元/吨的价格补贴第三方机构,送到收储中心,我们负责义务堆肥。项目整体运营,一不小心就是亏本的买卖。”王正伟坦言,虽然早就想做秸秆项目,但也有顾虑,前后谋划了三年,和省市县级农业部门、科研单位对接项目、了解技术、进行可行性验证等,确保项目准备充分。

  只读到小学三年级的王正伟,很多字词都不认识,但特别好学和会反思总结,他考察了无数个秸秆收储中心,按照实用节本的大原则,有了自己理想中秸秆中心的模样,并手绘了图纸,然后请师傅建设。从图纸到落成,仅用了3个月时间。

  “整个秸秆收储中心,占地2400平方米,包括全套设备总共投入100万元,政府给予了一半补助,极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王正伟望着钢架大棚介绍,整个收储中心采用联动钢架大棚设计,相较于墙体,室内温度更高,发酵更快,建设成本也更低。里面的设备,则是他跑遍国内大型农用设备企业,专门定制而来的,比如定制自河南的有机肥翻堆机,小巧玲珑,可以原地360度掉头,极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作为外乡人,能在龙游扎根发展,离不开政府和农户的支持,我也想力所能及地尽一些社会责任。”王正伟介绍,今年下半年将推出“100斤秸秆换15公斤有机肥或蔬菜苗”的惠农政策,方便周边农户玉米、大豆、辣椒等秸秆的消化。此外,长期与科研院校合作进行新品种蔬菜、关键种植技术试验的他,还计划在基地里开展有机肥与普通肥料种植的对比试验,通过量化数据直观展示肥效差异,用“数据说话”推动绿色种植理念普及。

(龙游县林业水利局,来源:三衢客户端)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