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
 
     
 
 

湖州:多彩生物 你我比邻而居

 
 
发布日期:2025-05-2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万物共生,和美永续”,这是今年5月22日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旨在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全球首批“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之一,湖州全面加强栖息地保护,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不断收获“自然的馈赠”。

  山水间,生命的韵律不断跃动,朱鹮振翅飞向蓝天,安吉小鲵钻进泥炭藓,扬子鳄趴在岸边晒着太阳……从全域资源普查摸清“生态家底”,到数字化平台赋能科普宣传,湖州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内涵,用多年坚守勾勒出一抹绚丽的生态底色,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生动范例。

  空山新雨后,安吉宋茗茶博园云雾缭绕。朦胧中,一串铃声从半山腰传出,“叮叮当当”一路向山顶飘去。

  历史上有“茶马古道”,如今,安吉群山间也有自己的“茶骡古道”。山高路窄,骡队替代机械和人力驮着新鲜稻草上山,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茶田里铺稻草有利于维持土壤生物环境平衡,我们测算过,田里仅蚯蚓数量就增长了80%。”安吉白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原专职副主任方旭东解释。

  从一块田园、一泓湖水,延伸到一片村落、一个社区,多样的生物聚落相连,构成了多物种共生的世界。

  其实,早在4年前,安吉就完成了浙江首个县级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调查中,红外相机拍摄到了鲁迅笔下的猹——20多年不见踪迹的貉等野生动物。人们惊奇地发现,一些原本被认为已消失于原生境的精灵们,竟一直在绿水青山的庇佑下与人类比邻而居,其出没地距离人类聚居地,最近只有一两公里。

  以县域为单位,湖州市全面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并建成46个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样地。根据最新成果显示,境内现有野生脊椎动物472种,野生植物3010种,其中鸟类256种,新记录的灰鹤、红嘴鸥等鸟类15种。

  在此基础上,保护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宋茗茶博园内,管理人员在距离山顶、山脚20米至30米的距离种植树木,固水土的同时隔开人类活动区域;经济树种套种田间,如同为大山穿上一件花衣。“规范套种落叶林、常绿林等,虽会增加茶园田间培育难度,但能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广度,生物链循环建立后可减少80%的农药使用量。”方旭东说。

  而针对朱鹮、扬子鳄、安吉小鲵等更具湖州特色的珍稀物种,保护工作就更加系统繁复。这些年来,在下渚湖朱鹮繁育研究基地、扬子鳄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迁地“专护”、就地“优护”、濒危“抢护”工作深入推进。截至2024年底,朱鹮数量从最初的10只增长至858只;扬子鳄种群快速野外复壮,数量从11条壮大至9400余条;安吉小鲵存活率由原先的不足5%提高至70%,实现野外放归1500多尾。

(湖州市林业局,来源: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