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国内外动态
 
     
 
 

福建三明:一张国际“绿色通行证”带来的改变

 
 
发布日期:2025-05-07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三明日报
字号:


通过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后, 大田梅林国有林场木材每立方米溢价约170元

一张国际“绿色通行证”带来的改变

  “每立方米的溢价,都是生态价值的量化体现。”4月28日,福建省三明市大田梅林国有林场场长张加汪算了笔账:林场955.78公顷森林完成FSC认证后,首批认证木材市场竞拍单价较普通木材高50元/立方米,最高溢价达148元;2025年,认证木材交易溢价最高扩大至170元/立方米。

  什么是FSC?为什么能给森林带来这么明显的品牌溢价效果?大田梅林国有林场又是因何踏上认证之路?走进当地林木产品加工企业领头羊——广联木业,人们找到了答案。

  “FSC 认证(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体系,通过规范采伐、保护生态、保障社区权益等原则,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广联木业董事长吴文盘说。

  广联木业是大田县首家获得FSC认证的民营林木产品加工企业。扎根大田19年,从早期加工杉木夹层板、胶合板,到创新生产景观木结构防腐木、装配式木屋,企业不断拓展产品矩阵、提升产品品质,逐步成长为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近年来,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价格内卷让企业陷入发展瓶颈。面对困局,吴文盘将目光投向海外,以差异化竞争开拓新赛道。

  “获得FSC认证相当于手握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能更快抢占市场先机。”秉持这一理念,吴文盘多次远赴北京、上海等地调研FSC认证流程,出资聘请北京专家团队驻厂指导,从生产工艺优化到管理流程规范,对企业进行全流程升级。2023年6月,广联木业成功通过10项原则、70项标准、213项指标的严格审查,获得了FSC认证。

  “取得‘绿色通行证’后,企业海外订单量持续增长。”吴文盘说。通过FSC认证当年,广联木业产值就增至4200多万元,产品远销中东、欧洲等地区。

  广联木业的成功出海,让张加汪意识到了森林资源的“国际价值”。能否将FSC认证体系与现有林改政策结合,打造场企合作的“认证森林+绿色工厂”链条,为持续深化林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经过与广联木业的交流磋商,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梅林管护站955.78公顷森林为主体启动FSC认证,携手搭建绿色供应链,提升森林资源价值。不负所望,认证木材一经上市即显优势,

  在多次国内市场竞拍中均实现了销售增值。

  “若认证森林年采伐量达2万立方米,仅溢价部分即可为林场增收超100万元。”张加汪对未来充满期待,他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木材买卖,而是生态资产的全周期运营。FSC认证推行的可持续森林经营理念,不仅提升了林场管理森林资源的科学性,更借助市场化机制激活了“生态价值——经济收益”的转化链条,让林场在履行生态保护责任的同时获得了“造血”能力。

  “国有林场与林木加工企业合作开展FSC认证,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实现了双向赋能。”市政协智库专家、三明林校校长范繁荣介绍,梅林国有林场与广联木业的合作具有多重示范价值。

  从资源培育到绿色加工,再到市场溢价。通过导入FSC认证体系,双方实现了林场生态资源与企业加工能力的深度绑定,将全面提升大田林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从森林到产品”的全链条可持续管理。

  “这是推动‘生态资产’向‘经济资本’转化的有益探索,通过市场化机制激活森林生态价值,推动传统林业从‘单一采伐’向‘可持续经营’转型。”范繁荣说,这既强化了生态保护的科学性,又为林场和企业创造了多元收益渠道,为三明林改深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清风吹绿山岗。借助国家支持三明林改先行先试的政策东风,梅林国有林场与广联木业正着手扩大FSC认证范围,联合上下游企业构建“认证森林+绿色工厂”的绿色供应链,将单一的木材加工拓展为涵盖碳汇交易、生态旅游等多元价值的产业体系,以市场化、可持续的方式,续写新时代的绿色答卷。

(记者 陈 睿 大田记者站 叶紫妍 罗珍华)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