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艺苑
 
     
 
 

江淮第一山:画笔氤氲的奇妙仙境

 
 
发布日期:2025-06-1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天柱山素称“江淮第一山”,它坐落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境内。一次假期,我带着一颗期待已久的心踏上前往天柱山的旅程,感受着这座“人间仙境”的独特魅力。

  我踏进良药坪,顿觉天地一新。左有天狮峰、覆盆峰、迎真峰,右有飞来峰、街珠峰、月牙峰、五指峰……可谓千峰竞秀,一齐映入眼帘。然而,唯独不见天柱峰的尊容,是白云遮住了她的倩影,还是她深藏在万山丛中不肯露面?

  导游看出了我的心思,莞尔一笑:“要看天柱峰的真面目,还得流点汗水呢!”我们跟她沿着林荫小道向古岳绝顶攀登,同时欣赏着路旁的恐龙石、金龟石、关刀石、鹦哥石、帝座石、天女望夫石等千姿百态的怪石头,我忽然想起了什么,边走边问:“听说天柱山的松树不亚于黄山,是吗?”导游自豪地回答:“有此一说!”悬崖绝壁上有彬彬有礼的迎客松,有合抱而生的鸳秀松,还有树冠如伞的团松……它们扎根在岩缝中,拥抱青山,傲然挺立,果然气势不凡。

  我喘着粗气,越过险峻的青龙背,慢慢地擦过石壁,这才看清了“一柱擎天”“万岳归宗”等巨大的石刻,文字苍劲,气魄宏大。而后,我们来到了仙人洞。这洞分成前、后厅,中隔天井;后厅还有上、下两层,如同楼阁。洞内有石桌、石凳、石床,可供游人歇息。但我急于要看天柱峰,顾不得汗流浃背、腰腿发软,一鼓作气冲上了拜岳台。

  一上拜岳台,原先躲进白云、深藏万山中的“庞然大物”突现眼前,它全身石骨,嶙峋奇绝,叠如层塔,矗似笋尖,这就是主峰天柱峰。只见“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字体雄浑无比。壑外诸峰星罗棋布,犹如千岩拜揖,万谷回环。

  真令人难以想象,是谁在这千仞绝壁之上刻下如斗大字?恰好有几位石匠在这儿修路,我便和他们闲聊起来。他们告诉我,清朝咸丰辛酉年春,都统李云麟游天柱,想登主峰,药农贺良谋便用竹篱当梯,分成四段,每段六至八丈,一段一段往上爬,然后用绳索把李云麟吊上顶巅。李云麟站上绝顶,又产生了刻字传世的念头。知县找来三十多个石匠,但没有一个愿意冒险的。后来还是贺良谋和兄弟贺良佐花了八天时间,将李云麟书写的“孤立擎霄”四字刻在峰顶石壁上。1944年,桂林张济公也花重金雇得贺氏的曾孙贺来朝和贺来斌,沿着祖先攀登绝顶的线路,在李氏石刻之上,又刻下了“中天一柱”四字。从此,贺氏祖孙双手镌刻的八个大字,就成了珠联璧合,蔚为壮观的一景。

  我贪婪地望着石刻,久久不想移步,导游提醒我说:“这儿天气变化无常,快去观赏渡仙桥吧。”我看了一眼天空,果见乌云密布,有下雨的征兆。于是,立刻跟着她向渡仙桥走去。

  渡仙桥又名“试心桥”。桥北石上平削如掌,上有两个天池,一方一圆,其水清洌。桥畔老藤垂花,古松盘地,桥下千层翠壑,万丈深渊。渡桥时,有兴者往来疾步,心旷神怡,胆怯者左顾右盼,却是寸步难移,试心桥大概就是由此而得名的。

  我沉浸在绵绵的遐思中,没想到天已悄悄下雨了。我们连忙钻进山洞去躲雨。只不过一会儿工夫,又是云开日出。走出山洞一看,眼前成了一个仙气缥缈的世界。雾起丹崖,云生碧岫,雾潮云浪从深谷徐徐升腾,一缕缕云条紧紧缠绕天柱峰腰,恰似给山峰系上洁白的玉带。刹那间,百里天柱,烟波浩渺,座座峰尖,犹如大海中的点点岛屿。山连云,云连山,天上人间连成一片。峰顶的青松翠柏好像根植于云中,许多怪石似在浪中浮动,特别是天柱峰,真像一只跃跃欲试的青蛙,急于要蹦回天庭呢!

  我再次登上试心桥,伫立天池边,细细品味着这梦幻世界的美妙。我望着,望着,雾潮升腾,云烟疾飞,有时浓若帷幕,有时薄似轻纱,而一阔如海,转眼一带如绢,我惊异地发现自己的身影周围罩上好大好大的五颜六色的光环。导游惊喜地叫起来:“佛光!”我听说过峨眉的佛光,从照片上看到过黄山佛光,想不到在古岳天柱也亲眼目睹到了佛光。我感到幸运,一时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乐得手舞足蹈,面对雄伟的天柱峰,再次赞颂着:“美哉,天柱!”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