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自然保护
 
     
 
 

守护浙东绿肺 绘就山水画卷——宁波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发布日期:2025-06-2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四明山腹地,横跨余姚、海曙、奉化三地,与宁波市林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建设管理,总经营面积近1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7万立方米,负氧离子浓度常年较高,既是宁波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长三角地区热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被誉为“浙东绿肺”和“天然氧吧”。

从“砍树”到“看树”的生态发展

  20世纪50年代,宁波市林场曾是浙江省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兴起,2002年宁波市全面停止国有林场经营性采伐,开启从“砍树谋生”向“看树致富”的转型之路。2003年,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正式挂牌,依托宁波市林场的生态资源,逐步发展成为集生态保护、休闲旅游、自然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先后获评“浙江省森林康养基地”“浙江省自然教育基地”,从昔日的“伐木场”蜕变为宁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从“自然”到“景观”的生态建设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深入开展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重点绿化工作。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生态修复3300亩、森林抚育2.7万余亩,松材线虫病防治面积4万余亩,铺就了良好的生态底色。

  双湖映翠,林间仙境。深秀谷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面担当”,由“深湖”与“秀湖”两个人工湖组成,夏季清凉宜人,是避暑纳凉、亲子徒步的首选地。距离深秀谷10千米的鹁鸪岩景区,因洞旁山谷中时有鹁鸪声声啼鸣而得名。岩洞上部为陡悬于山谷间的峭壁,洞顶一股飞瀑直流而下,飞珠溅玉,吐霓挂虹,落地汇成清澈没膝的水潭。

  高山平湖,传说之地。仰天湖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又一核心景点,海拔800多米,面积约40亩,为四明山深处的一个山间小盆地。相传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为朱元璋觅荫地,至仰天湖见五座山峰围一泓清水而立,呈五龙争珠之势,实为龙脉之地。传说已无从考究,如今的仰天湖是后来人工挖掘的。湖面上微波粼粼,一棵枯树横卧其中,湖边一条青石小路围绕,景色迷人。

  打卡胜地,鸟语清幽。商量岗又名相量岗,位于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侧。相传有三位仙人在此商量过建寺问题,因而得名。商量岗还有一石条,名“仙人桥”。这里以夏季凉爽闻名,被称为避暑胜地。主峰乳峰,又称奶部山,海拔915米,夏季气温不超过28摄氏度,当地有“岗上无夏天,白天不用扇,晚上不离被”之谚。

从“数量”到“质量”的生态理念

  规划引领发展。编制完成《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21—2035)》,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大背景下,谋定做好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两篇文章”,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和经济双重功能的十年发展目标。编制完成《宁波市林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5—2035年)》,围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创新平台、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林场未来10年林业科技发展战略。依托北纬30度黄金生态带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长三角地区林木良种培育示范标杆,构建“种质资源库+智能育苗基地+生态栽培示范区”三位一体的现代林业科研体系。

  科技驱动创新。持续强化生态保护屏障,通过布设监测样地,首次发现了国家近危级珍稀植物——球果假沙晶兰的野生种群,系浙江省内现存最完整的球果假沙晶兰群落之一,不仅刷新了宁波市高等植物名录,更证明宁波市林场保留有罕见的原始生境特征,为研究华东地区真菌—植物共生网络提供了活体样本。引进象鼻兰组培苗,开展象鼻兰野外回归,持续对各回归点开展跟踪监测,记录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试验取得初步成效。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包括收集保存林草种质资源、野生重点林草种质资源、栽培利用林草种质资源和关键节点林草种质资源,开展特异(优良)林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筛选和繁育等工作,进一步发掘优异基因资源,开展新品种培育。

  项目攻坚增效。启动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投资1416.74万元,购置巡护无人机和智能机巢7架、小型火场侦察无人机1架、早期火情处置查打运一体无人机1架、加装双光谱瞭望监控10套、安装红外探头普通监控10处,提升林场森林火灾综合预测和治理水平。开展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样地建设工作,建设和调查6个1万平方米和21个400平方米样地,布设51台红外相机、6台气象站、6台物候相机和6台声波记录仪,夯实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数据基础。推进“多感合一”平台建设,利用“空天地”一体监测、大数据分析、智能网格等新技术,研究探索林地资源监管、森林防火防虫害、自然保护地建设等林业工作数字化管理和发展模式,为推动林业治理服务现代化提供支撑。

从“保护”到“共富”的生态实践

  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与四明山镇签订“林旅”合作协议,联合完成黄金古道生态厕所、垃圾桶、十字裤生态停车场、青虎湾岗等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400万元,新建黄金古道和十字裤生态游步道8.7千米、生态停车场350平方米、生态厕所3座,改造2处老旧管护用房升级为多功能生态服务驿站。完成宁波市级首个森林防火巡护道与农村公路共建,总长约3.86千米,缓解热门生态观赏点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实现森林防火与农村交通“双赢”发展。

  生态旅游释放活力。连续多年举办“欢乐四明、七彩酷跑”主题活动,以“生态+运动”为主题,平均每年吸引超过3000人次参与,打造集运动、娱乐、生态体验于一体的体育盛会。以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资源为平台,“政府+市场”双向发力,创建红枫樱花节、森林音乐节等标志性文旅活动,近年共计综合收入超1.36亿元。推进与唐田村共同打造“黄金古道—高山杜鹃”精品旅游环线,编制小微区域专题规划,以金钱松为核心景观,串联四明山区域最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打造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典范。

  国乡合作提升动能。充分探索国有林场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提升林地综合效益的路径和方法,与四明山镇政府签订“农旅”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共建,改造升级闲置管护用房,投资260万元,打造占地23亩的高山雾耕主题观光示范园,通过无土气雾栽培技术,生产“雾耕”蔬菜,提高传统农业种植效率。推广林业干部驻村服务形式,为弘扬村提供2780株北美冬青和杜鹃,助力乡村绿化美化,提升林地经营水平。与周边9个乡镇签订联防联控协议,织密四明山区域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网,实现连续30多年无火情。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