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为隋朝取“潮水往复”之意而得名,其紧邻南海,文风昌盛,被美誉为“海滨邹鲁”。九百年来,以“过河拆桥”闻名于世的潮州广济桥,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屹立于韩江清波之上。牌坊街矗立的22座牌坊,昭示潮州府人文、懿德盛况。潮州西湖、葫芦山摩崖石刻映照出潮州历史变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以深厚的千年底蕴、独特的文化景观、驰名天下的潮味美食,吸引无数游客前往。
韩江。韩江为广东第二大长河,是潮州人民的母亲河,古时候被称为“员水”“恶溪”。唐德宗时期,上表谏迎佛骨的韩愈被贬至潮州,而他的到来改变了这条原本为鳄鱼所害的大河,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恶溪”改为“韩江”。清晨,我们站在岸边,远眺韩江,但见远山如黛,层层相叠,江水浩渺。粼粼清波上,桥亭相连的广济桥横江而过,背后则是拔地而起的幢幢高楼,千年幻影与现代摩登相交错,水光云影,山色空蒙,令人无限遐想。
如果要问,潮州的代表建筑是什么?大家一定会想到广济桥。广济桥又被称为湘子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它始建于南宋年间(1117),由二十四洲(桥墩)十八艘梭船相连接,集梁桥、拱桥、浮桥于一体,闭合与开启的动静变化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过河拆桥”这个成语。远远望去,此桥如串着珍珠的链子。江上近岸处,亭台毗连,桥墩成双成对排列,桥墩上的桥亭样式却各不相同,从岸边向江中延伸的亭台,至江心渐渐隐去,变成了浮于江中的浮桥,浮桥上搁着木板,便于行人行走。亭台下悬挂着红色的灯笼,浮桥上亦是红旗飘飘。穿越时光而来,船工们于巳时拖来梭船,将桥合拢,便于两岸居民过江,又考虑江中行船之需求,于申时前后将梭船拖离,桥便断开。
广济桥头,正对的是高大的潮州广济门城楼,该楼为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古城楼面宽五间,重檐歇山顶,共有三层,下涵拱门通城内外,雕甍画栋,丹柱华窗,甚为雄伟。我们来到城前,但见城楼前彩旗招展,巨型条幅及五彩巨龙围绕,“广济楼”“岭东首邑”“东为万春”几个大字在匾额上熠熠生辉。俯瞰岭南大地,古城楼焕发出新时代的生命力,而门楼之下,熙熙攘攘,游客如织。
古城墙内,围着的便是太平时代才能想象的那片景象,城内游客摩肩接踵,无数吆喝美食的声音此起彼伏,沿街招展的酒旗上大字赫然,如“腐乳鸡翅”“潮汕生腌”“潮汕砂锅粥”“官塘潮府陈牛肉火锅”“网红炒粿”……
潮州美食主要有生腌系列,如生腌海蟹、生腌大闸蟹、腌虾、血螺等。靠海吃海,生腌制作方式主要源自潮汕地区的渔民,他们以豉油为底,加入葱、蒜、姜、鱼露、香菜等腌料,将新鲜海鲜浸泡腌制,尝一口鲜咸微辣,原汁原味。牛肉系列主要是手工打制牛肉丸、雪花牛肉、吊龙等。粿系列主要是粿条、红米粿、鼠壳粿等,主要由米粉制成,为潮汕地区的风味美食。粥系列,主要是以香米、糯米为原料制成粥,辅以冬菜、各类海鲜,不少店家有着独制的秘方,如虾膏和鱼露等。闻名天下的潮汕砂锅粥,同行的小伙伴曾一口气吃了七碗。
城里最热闹的,便是以牌坊街为主的牌坊街区,此处共有牌坊22座,其中明代18座,清代4座,类目有状元坊、尚书坊、柱史坊、大总制坊、四进士坊等。据说有一家族,父子兄弟俱中进士,有科甲济美坊为证。林立的牌坊展现了潮州史上人才辈出、人文荟萃之景象。牌坊两侧便是明清之际连片建造的南洋风格的骑楼,骑楼与牌坊共存,也是潮州地区街区建筑的一大特色。走在牌坊街,我们被淹没在印有“潮州”字样工艺品的海洋中,会冒烟的小茶壶饮料杯,贴有各种祝福语的“蝈蝈笼”,攒珠镶翠的各种步摇……琳琅满目,叫人眼花缭乱。牌坊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游客们都面带微笑,兴致盎然。
下午我们去普通街巷走走,感受潮州居民的人间烟火。看得出来,潮州地区发展得很早,这般狭窄的巷道,两旁紧挨着的居民楼可是20世纪90年代所筑?一抬头,密布的电线网,连接着各家各户,老旧的墙面和院落,花木藤架浓荫沉沉,顿时有一种坠入了三十年前时空的感觉。仿佛自己还是那个青春期的孩子,在挂满紫藤花的铁栅栏院墙下叩开那扇熟悉的门。而这不是江南,是岭南,在这样涌来涌去的人群里,岭南的暖风熏人醉,满街的榕树须在空中飘荡。那些多层楼的雕花窗前,随风而荡的是榕树须。那居民楼的屋檐下、站台旁,如流苏一样柔软纷披的,也是榕树须,仿佛伸手可触,让你置身于阿凡达的迷幻世界。而这片榕树须中,到处是杏仁糊、芝麻糊、甘蔗水的叫卖声,空气夹杂着岭南这些饮品果汁的甜香,把人都迷醉了。
穿过街巷,我们来到潮州西湖公园,进门,便是一汪清澈的碧水,但见湖水潋滟,翠色逼人。说是一片湖,更像一条狭长形状的大河。原来潮州西湖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之前是韩江的支流,后因崩堤冲成了宽阔长形的“瘦大湖”。已是向晚时分,夕阳渐坠,湖面上还有许多游船,像一只只五彩斑斓的大鸟,扑棱在池塘里,游人们游兴正浓,乐而忘返。
紧邻西湖的摩崖石刻,从唐宋朝以来文人墨客纷纷于此留痕,累积至今,蔚为大观。虽然历经战乱灾难,但仍留有138题,字体有隶、篆、草、行等,内容涉及记述山水胜景、抒情述怀、科举题名等。无声的是勒石题刻,有情的是辞文达意,它们穿越千年,向后人展示着潮州的人文历史和兴衰变迁。在这片摩崖石刻旁,榕树蔽日,树根遒劲盘错,石刻、粗壮的树根,连同它们依附的崖壁,都渗沥出厚重的岁月沧桑来。
走过芙蓉池、景韩亭等景点,湖边不远处设有一茶寮,屋顶盖着流苏状的茅草穗,走累的游客都来这里歇歇脚,茶馆院子里的树枝上系满了小卡片,随着微微的晚风,在红绳上悠然打转,一派闲适宁静。
离开潮州之后,我们怀念着潮州的一饮一食,因为留恋舌尖上柔韧的鱼生,我拼命寻找着本市的各种潮州风味馆。我亦想念空气中像梦幻般飘荡的榕树须,混合着芝麻糊、杏仁糊的甜香,缱绻得像一个迷梦。灯光秀中魅力十足的古城楼、亭台相连的卧波古桥,又与韩江畔高大挺拔的现代摩天大楼相映衬,在一次次惊叹中,令人沉思、想念。亦古亦新的千年潮州古城,我盼望着能再次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