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庆元县时刻牢记“庆元嘱托”,始终坚持把发展林业作为全县守护优质生态环境、发挥绿色生态价值的重要抓手,全力以赴推进林业振兴,加快推动庆元从“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跨越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10月,在省林业局的关心支持下,庆元县经过精心谋划和充分准备,成功入选浙江省2023年第一批林业推进共同富裕试点任务名单,获批省级林业专项资金6000万元,该项目系庆元县获得资金支持最多的林业单体项目。庆元县紧抓机遇、感恩奋进,结合庆元林业发展实际,突出林业共富、林农增收主题主线,以林业增绿、增量、增收的“三增”为目标,以“国乡合作促富、特色产业增富、国家公园带富、林下经济帮富、林业碳汇造富”等林业五富工程为抓手,用足、用好每一分宝贵资金。经过两年时间的建设,庆元成功打造出一批具有庆元辨识度的林业共富成果,并总结了具有庆元特色的林业共富经验。林业在推进全县林农共同富裕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愈加突出,为实现“生态林业更加美丽、富民林业更加发达、人文林业更加繁荣”的林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施高效管理,筑牢试点任务推进根基
(一)建章立制,夯实管理基石。在试点建设任务具体推进过程中,庆元县实行“三分而治”,分别强化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一是召开“两个会”,强化项目统筹。即县长主持召开项目推进季度例会和分管县领导主持召开项目推进月度例会,实时掌握建设进度,做好阶段性工作部署,截至目前,累计召开季度例会7次,月度推进会16次。二是落实“五个一”工作制,强化项目管理。即“一个重大项目、一名领办领导、一家责任单位、一份倒排计划、一揽子抓到底”。三是创新“四项”安全制,强化资金安全。制定《庆元县林业共富试点县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林业共富试点县建设任务专项资金拨付审批表》,实行“完成一项、验收一项,审查一项、支付一项”的资金使用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二)揭榜挂帅,项目优中选优。在项目建设前期针对毛竹、锥栗等林业特色产业,组织相关重点乡镇以“揭榜挂帅”的形式竞争项目立项,并以现场“评榜”的方式确定实施主体,着力打造可观摩、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形成林业共富格局。最终确定毛竹优势产区黄田镇、隆宫乡实施千亩毛竹林高效经营精品示范基地建设,锥栗核心产区荷地镇、百山祖镇推进千亩锥栗低产林改造项目。当前,已成功打造毛竹、锥栗示范基地各2个。
(三)严格把关,推进项目进度。一是倒排工作进度。为确保项目如期完工,该县要求各建设单位按照倒排工期,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由县林业共富专班统计每月上报进度。二是统筹资金管理。资金指标直接下达至建设单位,由专班负责开展各子项目支出审查和资金进度统计,并将审查后的项目支付明细反馈至财政部门,由县财政局相关科室批复支付限额,确保资金执行率和资金使用规范安全。三是严控项目质量。项目分管领导不定期带领专班成员实地检查项目建设情况,并对不达标项目提出整改意见。
二、探索共富路径,扭转传统产业发展颓势
(一)改进国乡合作,激活富民动能。一是创新合作模式,激活山林资源。创新“林场+国企+林农”的三方协作模式,将分散闲置山林集中流转至国有经营单位(浙江庆元和兴生态林业发展有限公司)集约经营管理,使资源效益最大化。同时打破原有分红模式,通过“收益预付+动态结算”模式,每年按全省公益林补偿标准预付收益,合同期满按“多付不还、少付补足”结算,并额外给予村集体3%分成,有效保障村集体、林农合法收益。二是优化财政激励,强化基层动力。县财政局同步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财政体制的意见〉的补充意见》,将国储林项目纳入乡镇(街道)财政体制补助体系,对完成收储流转任务的乡镇(街道)给予15元/亩的补助,切实提高乡镇(街道)工作积极性。三是构建共富成效,实现多维突破。依托试点县项目,庆元县积极开展珍贵树种基地、复层林等项目建设,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碳汇交易等业态,系统构建起“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强村富民”的共富模式,为山区县域生态价值转化提供实践样板。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林地流转8.5万亩,挂牌资金1.3亿元,村集体和林农按照40%比例分成,共增收5200万元,其中林农直接收益3640万元,村集体直接收益1560万元。
(二)创新共富机制,推动产业融合。黄田镇千亩毛竹高效经营精品示范基地中的“高产笋用林”网格通过推行“林农就近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入股合作有股金”的“三金”共富模式,实现基地内笋竹两用林经高效经营管理,亩均效益从800元提升至8000元,亩均竹林流转金由50元提高至400元,产业富民示范效果显著。隆宫乡通过统筹布局竹材分解点,加强毛竹前端产业链建设,形成“毛竹示范基地、竹材分解点、初级加工小微园、成品精深加工企业”四级产业加工链条,目前,该乡“毛竹特色园”和“双枪小微园”已吸引12家企业入驻,带动周边400余名村民就业,惠及林农1500余户。2024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90.1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34.2%,其中竹产业产值32.69亿元。
(三)加强本土保障,激活产业动能。庆元是浙江最大、全国品质最佳的甜桔柚产区,种植面积达2.04万亩,产值近2亿元,从业人员超3000人,被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但因县内没有有资质的苗圃,种苗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难以支撑甜桔柚产业扩面种植,林农仍需到金华、台州等地进口种苗,十分不便。为彰显林业研发优势,推动农、林两大行业融合发展、共同发力,试点任务充分发挥庆元县实验林场甜桔柚苗木繁育底蕴,在农业部门协同配合下,以优化种苗源头为切入口,建设高标准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同步落实扩面种植、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为甜桔柚新园区双招双引打下扎实基础。当前,已完成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三年内可提供高质量种苗7万余株;扩面种植1000亩和标准化基地建设2000亩,带动从业人员100余人,辐射500余人就业增收。
三、盘活闲置资源,创新林业共富发展道路
(一)探索林下空间,强化数字赋能。一是推广灵芝+三叶青新型种植模式。采用“灵芝先作+菌渣利用+三叶青套种”的轮作时序,实现绿色生态循环利用。依托项目建设,林农可享有每年50元/亩·年的林地租金,项目水平带挖掘、林地清理等工作可有效节约森林抚育成本,菌渣转化有机肥可提升大径材生长量,达到一举三得的效果。据测算,复合经营年亩均收入可超1万元,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双提升。二是探索林业数字化改革。打造庆元林业共富数字平台,以林业数据库建设为基础,融合五富工程管理、国储林管理、林业项目管理、林产品交易管理等多个模块,实现项目建设、森林资源和生态产品价值的数字一体化管理,为后续庆元林业现代化转型提供数字化支撑。
(二)深挖立体经营,实现多重效益。通过国乡合作促富和林业碳汇造富工程,庆元探索开展“杉木大径材+珍贵树种+林下经济”和“杉木大径材+短工林+林下经济”两种复层林营造模式,着力构建混交、复层、异龄、多功能森林群落,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森林多重效益,破解林业产业周期长、产出慢、效益低的难题。一是抚育间伐上层,调整林分密度。择优保留杉木30株/亩,培育胸径25cm以上的大径级林木,增加单株林木固碳能力和经济价值。二是积极利用中间层,套种珍贵树种。利用林地空间和上层林木的前期遮阴,套种浙江楠、闽楠等珍贵树种及铅笔用材拟赤杨、云和玩具用材木荷、枫香等,逐步改善和提高杉木林地力,形成经济价值高和生态功能稳定的杉阔混交林;同时改变基地内树种单一的生态问题,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是充分利用地面层,开展多种种植。以多花黄精、白及、三叶青等中草药生态循环种植为主,产出优质中药材,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是对山区县林地上“种什么”“怎么种”的有益探索。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种植林下中药材2.7万余亩,年产值达1.3亿元。
(三)一线两点,丰富国家公园内涵。通过试点任务,庆元县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建设,以百山祖国家公园品牌建设为抓手,构建实施“一线两点”发展格局,打造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目的地。“一线”即楠木大道,“两点”即百山祖现代林业生态体验区和荷地镇森林体育公园。同步整合莲湖星空露营基地、双苗尖风景名胜区、巾子峰森林公园等景区资源,构建“国家公园+特色景区”协同共建体系,推动国家公园全域联动品牌价值转化,持续带动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业态发展。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200.5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92.8%。
(庆元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