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舟山定海奋力打造濒危物种保护海岛样板

 
 
发布日期:2025-07-01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林业局
字号:


  舟山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舟山市本岛西北部,距本岛7千米的灰鳖洋海域上。保护区附近海域受长江、钱塘江等入海江河水体影响,氮、磷、硅等营养盐含量较高,鱼、虾、贝、藻类资源充足,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了众多海鸟的繁殖栖息地,于2001年批准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自2008年发现中华凤头燕鸥并成功繁殖浙江省第一只中华凤头燕鸥雏鸟以来,几代守鸟人牢记初心使命,谱写了一曲抢救保护中华凤头燕鸥的华美篇章。目前,保护区已成为中华凤头燕鸥全球第二大繁殖栖息地。

精研设计强推进 保护成效稳提升

  认真做好顶层设计。邀请浙江大学对《浙江省舟山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行编写,对“智慧鸟岛”建设进行早期研究,并于2021年获得浙江省林业局批准。抓好《舟山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智慧鸟岛”建设实施方案》制订,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和方案实施等方面为中华凤头燕鸥保护提供制度保证。在省林业资金1000万元基础上,舟山市级财政专门下拨950万元配套资金,用于“智慧鸟岛”建设和定海区结合重点项目建设,专门在重要节点处建设400平方米的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整个“智慧鸟岛”建设资金预计达4200万元,有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精心组织方案实施。分步开展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平台等建设,建造了科研管理用房、风光柴储发电系统、舟山五峙山鸟类自然保护区数字化管理平台、微波传输系统、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和丫鹊山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认真组织方案设计,精心组织施工。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核心保护区的近90个摄像头进行整合,实现了鸟类监测全覆盖,并将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引入,通过模型训练和视频实时识别技术,借助边缘计算机对繁殖栖息的鸟类进行抓拍计数识别,正确率95%以上,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做好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在海鸟来临前对核心保护区生境修复工作,清除影响海鸟栖息繁殖的杂草和鼠蛇等不利因素,为鸟类栖息繁殖提供生态屏障。并对中华凤头燕鸥繁殖栖息地丫鹊山进行了生境改造,使其更符合繁殖习性,增强繁殖成功率。

  保护成效不断显现。与技术支撑团队浙江自然博物院通力合作,采用人工招引技术增加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数量。在往年例行监测的基础上,于2023年实现驻岛监测,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燕鸥繁殖栖息监测,已实行2年。其间,对燕鸥求偶、筑巢、产卵等生物学特性持续跟踪并详细记录,积累了大量数据,近2年来共观测到大凤头燕鸥成鸟和幼鸟近4万只,中华凤头燕鸥155只。继2022年两岛同时繁殖成功中华凤头燕鸥幼鸟之后,2023年在保护区馒头山和丫鹊山再次同时成功繁育,为进行下一步科学研究,恢复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数量奠定基础。

科普宣传强品牌 拓渠扩效助传播

  开展慢直播品牌建设。2022年,在省林业局精心指导下,克服“智慧鸟岛”调试阶段的经验不足、监控点位高度不够等困难,在5月22日“世界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对中华凤头燕鸥全生命周期进行现场直播,央视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对慢直播活动进行了同步直播,6215万名观众同时观看。2023年,通过调整监控高度、增加直播点位数量等硬件建设,提前制定慢直播方案,做好预热推广,一经推出,迅速吸引了大众目光,共有7318万名观众同时观看,微博话题1.2亿人次参与。2024年,浙江省林业局、舟山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了中华凤头燕鸥慢直播活动,将慢直播活动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全网观看量超1亿人次。3年共有3.6亿人次参与慢直播活动,中华凤头燕鸥这一极危物种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影响力进一步显现,慢直播品牌建设日渐成熟。

  做好交流推广传播。积极举办各项活动,促进专家、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凝聚保护共识。2022年举办了以“创智慧鸟岛,享和谐生态”为主题的定海五峙山列岛海鸟保护论坛,数十位国内鸟类学界专家学者齐聚定海,共商中华凤头燕鸥保护发展大计。2024年8月举办了以“共护海鸟家园,共享生态福祉”为主题的2024年海洋鸟类与栖息地保护系列活动,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共话中华凤头燕鸥保护,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认真组织科普活动,邀请国家动物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专家团队多次走进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珍稀物种,爱上海鸟,保护海鸟。

  不断拓宽传播渠道。2024年5月,在省林业局野保部门指导下,邀请中央电视台记者深入保护区进行采访,保护区近几年成果首次亮相节目《朝闻天下》;结合定海区东海云廊、百里文廊建设,增加中华凤头燕鸥元素,在重要节点处建设了一座400平方米的海洋鸟类科普展示馆,已于2024年8月正式对观众开放,科普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和实物标本等全面介绍了中华凤头燕鸥生活习性,观众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与海洋鸟类一同翱翔于蔚蓝海域的震撼感受。此外,还邀请了沿海11家媒体在世界海洋日来临之际赴保护区参观考察,对中华凤头燕鸥保护起到了很大的宣传作用。2024年,保护区还委托省内高水平制作团队拍摄制作了关于中华凤头燕鸥的纪录片《回归与盛放的生命之歌》,目前已完成初稿并在内部进行了展播,受到了省局、市区领导的一致好评。

  下一步,舟山市林业局定海分局将继续抓好各项工作,做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建设。抓好中华凤头燕鸥抢救保护基地建设,继续和技术支撑团队浙江自然博物院通力合作,细化基地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高标准做好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抓好中华凤头燕鸥传播推广,利用世界湿地日、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和爱鸟周等,做好中华凤头燕鸥传播推广,让更多人关注支持抢救保护工作。




[关闭窗口]
 
     
 
地方政府网站 国内林业 省直部门 市级林业